眾宣佈卓山一域正式加入交河鎮,向曹碷雙手託著遞送了卓山界域圖和人口黃冊,並率眾躬身下拜,宣佈自此卓山歸屬交河鎮管轄。
這一拜自此君臣有別,這一拜也意味著卓山自此放棄獨立爭霸之路。
曹碷連忙扶起卓不凡,代表交河鎮接過卓山界域圖和人口黃冊,宣佈接納卓山,並向卓家遞上了賀禮,任命卓不凡擔任交河巡捕房主事,卓青龍擔任卓山巡捕。在一片歡呼聲中,卓山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卓一凡和卓青龍接過任命書,深感責任重大,也為接受交河鎮的任命帶著一絲彷徨。
此後,卓不凡帶領交河巡捕房維護一方平安,而卓青龍則負責卓山的治安,他巡邏鄉里,保境安民,讓卓山成為安居樂業之地。
卓家和交河鎮的關係日益緊密,雙方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卓不凡和曹碷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交河鎮的賀禮還是挺豐富的,30副重鎧,100柄長劍,還有一張初級釀酒作坊圖紙。
事後,卓不凡引領曹碷等四方賓客,遊歷大柳村,參觀大柳村大市場。
大市場每排都是左右對稱的兩個攤位,共計三排共計180個攤位。
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滿目,從生活必需品到特色農產品,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的特色小吃擺滿了攤位,讓人垂涎欲滴,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卓不凡一邊走,一邊向曹碷介紹著市場的情況。曹碷對市場的繁榮景象讚不絕口,表示以後要進一步加強兩地之間的貿易和人員往來。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家賣酒的攤位前。老闆熱情地招呼著他們,邀請他們品嚐自家釀的美酒。卓不凡和曹碷嚐了一口,不禁豎起大拇指。
這時,卓不凡想起了交河鎮送的那張初級釀酒作坊圖紙,心中一動,對曹碷說道:“鎮長,我們卓山也可以開一家釀酒作坊,利用當地的優質水源和糧食,釀造出獨具特色的美酒。”
曹碷點頭贊同,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可以增加卓山的經濟收入。兩人越聊越投機,決定回去後好好商量一下具體的合作事宜。
在熱鬧的集市中,卓不凡和曹碷看到了未來的希望,相信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卓山和交河鎮一定會越來越好。
為了這次大市場開市,卓山可是用盡了渾身力氣,將八個村莊的特產可是從裡到外好好梳理了一遍,從劍門山的各種手工業品,到大柳村的各種農副產品,再到連塘村的各式各樣的水產品,以及上游村的畜牧牛羊,甚至濮坑村的地心特產和青銅製品,都擺上了攤位。
看得曹碷等四方賓客連連咂舌,沒人知道卓山水有這麼深,竟藏著這麼多好東西,特別是青銅製品,至今天沒人知道這青銅鑄造作坊被卓山藏匿在何處,竟讓人有深不可測之感。曹碷露出羨慕的神情,他深知青銅製品的價值,暗示卓不凡能否透露一些關於青銅鑄造作坊的線索。然而,卓不凡只是神秘地笑了笑,岔開話題,引導眾人欣賞其他精緻的手工藝品。
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物品讓人眼花繚亂,曹碷等人對卓山的豐富資源和精湛工藝讚歎不已。在交流中,卓不凡提到了未來的計劃,他希望能夠與其他地區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發展壯大。
正當大家沉浸在對美好前景的憧憬中時,一陣喧鬧聲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原來,是一群孩子在表演傳統歌舞,他們身著鮮豔的服飾,歡快地跳躍著。卓不凡靈機一動,提議每次開集可以舉辦一場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比如對歌會、詩會等,展示各家各族的風土人情,加強文化交流,也給年青男女一個相看的機會。
這個想法得到了曹碷等人的熱烈響應,他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援,鼓勵旗下未婚男女踴躍參與。
而卓不凡也向四方約定,每月初一、十五卓山大柳村集市開市,歡迎四方友鄰前來交易,不管買賣雙方,卓山均保證其安全。
逛完集市,卓不凡再次邀請曹碷等四方賓客,參加第二天棋坪山弈雲觀的揭牌儀式。
可惜的是曹碷等重要賓客紛紛以事務繁忙為由,在卓山祠堂一起用了餐後,就匆忙離去。
今日,雖時間短瞬,但卓山大市場可賣出不少貨物,並接到各家不少訂單。
如交河鎮曹碷就下單訂了一尊千斤重的青銅四方鼎,這可是一張大單,光這件青銅四方鼎,就價值3000兩白銀,利潤在白銀千兩左右,妥妥地大賺。
其它貨物賣得最好的就是糧食、木材、石料等大宗貨品,而大柳村的特產金柳芽也打響了名號,這次也賣出了不少,各類貨物交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