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父親卓振東就帶著奶奶羅英與五叔向南去村公所拜見老祖卓不凡和老祖母巫氏了。
卓青麟帶著兩娃娃百無聊賴地到地裡收南瓜,不知是不是父母都來了,還是咋得,人有了依賴,幹起活來是越來越提不勁,幾次都在女兒的促催下才忙碌起來。
一直等到三人再次來到這南瓜地,卓青麟才回過神來。
“爸,老祖怎麼說?”見到父親卓振東挽著衣袖準備幹活,卓青麟忙問道。
“還好,老祖同意了我的組建方案,但要等三天後才行,到時先幫村裡修幾棟房子試試水。”父親卓振東回道。
“奶奶,這次是留在村裡,還是再回交河?”卓青麟回望了一眼正在逗娃的奶奶羅英繼續問道。
“應該會留在村裡,老祖母對你奶奶挺看重的,再說你五叔也要留在村裡啟蒙。”
“老祖會同意太公和老媽一起去交河發展麼?”
“還不清楚,老爺子去交河可能性大點,但你媽短時間去進修,升個級,可以,長時間離開村裡,估計夠嗆,醫學人才哪都缺。”
時間過得很快,南瓜地有了父親和奶奶的幫忙,估計還有個半天時間就能收拾完,再把水泊東面的莊稼收拾打理一番,這第一次秋收,就算完成了。
至於臨水的水芋及薺荸倒不急著搶收,有了時間就去挖幾筐,沒有,一時半會留在地裡也壞不了。卓青麟看了看天色,已近正午,便提議道:“收拾完這塊地,我們就回家吃飯吧。下午再去看看水芋和薺荸長得怎麼樣。”大家紛紛響應,加快了手上的動作。
不久,南瓜終於全部收穫完畢。一家人扛著裝滿南瓜的竹筐,有說有笑地朝家的方向走去。
午飯後,稍作休息,卓青麟便帶著工具前往水泊東岸。他檢視了一下莊稼的情況,發現有些作物已經熟透,需要儘快收割。於是,他喚來家人,一同開始了下午的勞作。
經過一下午的努力,莊稼也收割完畢。儘管疲憊不堪,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第一次秋收,算是圓滿成功了。
當天,父親卓振東要組建建築隊的事就在村裡流傳開來,時不時就有人來家裡打聽情況。
卓振東也不好拒絕,只是統一回復眾人,說道是以村裡安排推薦為準,自己不會單獨招人。
在那看似短暫的三天時光裡,彷彿如白駒過隙般飛速流逝而去。自家那小小的家庭所肩負的那些農活呀,起初還顯得有些棘手呢,可在眾多鄰里鄉親們齊心協力的幫助之下,竟宛如魔法一般,以令人驚歎的速度迅速完成了。
而父親所帶領的那支僅十人的小建築隊呢,原本卓振東的計劃只是在村裡招募六個人而已,然而,耐不住村中那些身懷一技之長的人們實在是太過積極踴躍了,他們一個個都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到這個建築小隊當中來;卓振東將十人分別編成了1-10號,平日裡組織工作時叫編號就行。
蝌祖公在深思熟慮之後,充分考慮到了眾人身上所蘊含的巨大成長潛力,於是便果斷地將人數給補齊了,這也算是一次對隊伍的良好鍛鍊機會吧。
當那建築隊在村口那片小小的廣場上正式宣告成立的那一刻起,卓振東的身後彷彿像是突然多出了一抹別樣的風采——一面藍底紅邊的“築”字三角旗迎風飄揚,它就如同一個鮮明的標誌,昭告著這支建築小隊的誕生。
說起卓振東啊,他最近可是經歷了一件頗為值得一提的事情呢。
原來呀,他在完成轉職任務的過程中,竟然幸運地獲得了三張極為珍貴的特殊圖紙作為獎勵。其中一張是金光熠熠的黃金級圖紙,這張圖紙描繪的是一座專門供奉玄武大帝的全真道觀,那精美的設計和華麗的裝飾彷彿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還有一張是銀光閃爍的白銀級圖紙,上面呈現的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大市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滿目的商品交織在一起,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另外一張則是青銅色的圖紙,繪製的是一座莊嚴肅穆的祠堂,那古樸的氣息彷彿能讓人穿越時空,感受到先祖的庇佑。
黃金級圖紙具有唯一性,只能使用一次;白銀級可用兩次,青銅級可用三次;但透過建築小隊進行施工,可以增加小隊的技能熟練度,節省材料和成本,並且小隊可以獲得圖紙降紙複製的可能,只要小隊技能等級升上去了,早晚能復刻出已修建過黃金級建築圖紙,這也算是小隊的建設履力了。
而按老祖卓不凡和蝌祖公的意思,這幾張圖紙建築卓山都要了,先在大柳村建一個鄉村大市場和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