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慈祥的老道出現在眼前,並緩緩將大門敞開。
“道長在上,請受弟子攜夫君一拜!”只見那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鄧金娥快步上前,緊緊拉住身旁氣宇軒昂的丈夫卓振東,一同向著眼前仙風道骨的老道深深地躬身下拜。
那老道微微一笑,輕輕一揮手中的拂塵,緩聲道:“快快請起,不必如此多禮。貧道林素靈雲遊四方,途經此地,不想竟與你們夫婦二人相遇,實乃緣分。我這裡恰好有三卷珍貴的醫書,觀你二人頗具慧根,想來與此書頗為有緣,但貧道並無收徒之意,只盼你日後能夠堅守本心,以醫術救死扶傷,造福蒼生。”
鄧金娥眼中滿是感激之色,鄭重地說道:“道師今日傳藝之恩,弟子沒齒難忘。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此等大恩大德,弟子定當銘記於心,不敢有絲毫忘卻。”說完,她不顧老道阻攔,再次拉著卓振東一同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響頭。
眼見這對夫妻如此執著,老道不禁搖頭苦笑,嘆道:“你這小丫頭,倒是頑皮得很吶!也罷,既然你們執意要行此大禮,那貧道便受了你這三拜之禮。從今往後,就賜予你一個記名弟子的名分吧,也算是一段難得的緣法。”言罷,他伸手扶起了地上的鄧金娥和卓振東。
踏入道觀那扇古樸而又青翠的竹門之後,鄧金娥懷著滿心的期待與敬畏之情跟隨著老道緩緩前行。只見道觀內青竹悠悠,香菸嫋嫋,透著一股肅穆清幽之氣。
終於來到一間清靜謐的廂房之中,老道從一個陳舊的木箱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三本泛黃的書卷,鄭重其事地遞到鄧金娥手中。他緩聲道:“這第一本乃是道醫入門之法——《道素論》,你需得靜下心來,逐字逐句地仔細研讀,切不可急躁冒進。”鄧金娥雙手接過此書,輕輕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鼻而來。然而,書中的文字卻如天書般晦澀難懂,讓她不禁微微皺眉。
但老道緊接著又拿起另一本書卷,繼續說道:“這第二本名為《鬼門十三針》,其中所記載的針法精妙絕倫,威力非凡。你定要勤加練習,好生研習,日後必能有所成就。”鄧金娥聽言,心中一喜,趕忙將這本書也接了過來。
最後,老道再次取出一本更為厚實的書卷,眼中閃過一絲自豪之色,道:“這本《長春功》乃是中級木系功法,堪稱我道醫一脈的寶典。若能將它與這本《金針渡穴》之法相互配合運用,對於診治絕大多數的疑難雜症都將會有著極大的幫助。”說罷,他伸出手指在鄧金娥的額心輕輕一點,瞬間,整套《長春功》的內功心法便如同潮水一般湧入了她的腦海之中。
鄧金娥只覺得一陣清涼之感傳遍全身,腦海中的資訊源源不斷地湧現出來。她連忙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向老道叩頭致謝:“多謝師傅傳授大法!弟子一定不負師恩,刻苦修煉!”
此時,一直陪在一旁未曾言語的卓振東見妻子如此幸運地得到了老道的真傳,心中也是歡喜不已。
就在這時,老道忽然轉頭看向跪在地上尚未起身的卓振東,微笑著說道:“既然你們夫妻二人今日一同前來,也算與我有緣。這套《摘星手》便贈予你吧,回去之後好生修習,待熟練掌握之後再傳給丫頭,也好助她在修行之路護持自身。”說著,老道同樣伸手在卓振東的額前輕輕撫過,剎那間,一套完整的功法秘籍就毫無保留地傳入了他的腦海之中。
卓振東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他原本只是陪同妻子前來拜師學藝,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能夠獲得這般珍貴的賞賜。他激動萬分,趕忙磕頭拜謝:“多謝師傅賜法!弟子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師傅的厚愛!”
“你若有要事纏身,儘可先行離去。丫頭就暫且留於這道觀之中,好生修習一番道法。待得七日之後,你再來此將其接走即可。”卓振東環顧四周,只見這道觀清幽寧靜,周遭也未見絲毫兇險之象,心中稍安,便恭恭敬敬地跪地拜別。他暗自思忖著,七日之後前來接人,如此安排恰好能夠與一同返回卓山的行程相契合。
時光匆匆流逝,數日之後,那鄧金娥便安心留在了這青竹觀內。
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庭院時,她便會起身跟隨那位白髮蒼蒼、仙風道骨的老道長,以及觀中的兩位師兄一同忙碌起來。他們或是穿梭於鬱鬱蔥蔥的藥圃之間,悉心照料那些形態各異、散發著陣陣清香的草藥;或是圍坐在古色古香的木桌旁,仔細分辨各類藥材的特性和功效,探討如何合理地搭配用藥以發揮最佳藥效。
日復一日,鄧金娥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道醫知識的鑽研當中。從最初只能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