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將重傷的他從險峻的青雲山中艱難地抬出。若是此時的田伯光不知好歹、不通人情世故,對於這份救命之恩毫無表示或報答之意的話,那麼憑藉著青龍身上那股凌厲冷峻的衙門氣勢,田伯光絲毫不懷疑自己將會在第二日便因為傷勢過重而一命嗚呼。
要知道,在這江湖之中,那些個混混們一旦遇上了代表著官府力量的警察,其情形就如同老鼠撞見了貓一般。哪怕雙方彼此並不相識,哪怕這些混混本身的武功比對方還要高強一些,可那種來自於氣場之上的絕對壓制感,卻彷彿是與生俱來的血脈壓制一般。無論如何努力,他們之間始終難以產生絲毫的親近之感,畢竟二者生來就是天敵啊!
隨著身體的恢復,田伯光心中的壯志重燃。田伯光思前想後,覺得必須主動做點什麼。他決定以自己殘缺之身,投身於教導新人武藝之事,要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傳承下去,或許他再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意瀟灑地闖蕩江湖,但也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自己的武林夢想。
且說那青虎,當真是個機靈至極之人,身上還帶著一股子濃厚的江湖氣息。如此人物,與田伯光可謂是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啊!田伯光這一見到卓青虎,便立刻對他青睞有加。
這其中緣由,一是因為卓青虎著實惹人喜愛,那股子聰明伶俐勁兒讓人無法忽視;二則是人家青虎可是救過自己這條小命呢,於情於理都得好好報答一番才行;其三嘛,如今田伯光自身武功盡廢,療傷治病所耗費的錢財可不在少數,日後的生計還得仰仗著這個徒弟呢;最後一點也是至關重要,自己這一身驚世駭俗的絕學總算後繼有人啦,可以由卓青虎將其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於是乎,田伯光就在卓家安心養起傷來。對於卓家的長子青龍,田伯光一直都是客客氣氣的,始終保持著一種尊重的態度,但不知為何就是親近不起來。然而對待青虎時卻完全不同了,他倆彷彿天生就合拍似的,相處起來格外融洽。
原來這青虎平日裡行走江湖,練就了一副敏捷的身手和獨特的氣質,那若隱若現的江湖氣息更是和田伯光如出一轍。再加上田伯光覺得自己這身武藝與青虎頗為匹配,如果傳授給他定能讓其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所以呀,這師徒二人之間的關係愈發親密無間。
田伯光不愧老江湖,眼光是真毒。青虎初中混了三年,沒有考上高中,初中畢業就在市裡一家有社團背景的健身俱樂部打工,起初乾點雜活、跑跑腿,還給人當肉盾,因受不力,就改學瑜伽,在一幫少婦、二奶群裡打混,還混成了瑜伽教練,時不時還跟著社團出去湊個人頭,雖大事沒犯,但小禍不斷,直到青龍轉業回鄉,狠狠收拾了一頓,才脫離了出來;但這小子不走正道,聰明是真聰明,從俱樂部離了職,背起行囊離鄉闖蕩,沒去珠三角,沒去長三角,竟玩起了闖關東,加入了一加小公司,幹起了收賣生藥的活計,最終小公司倒閉,老闆捲款跑路,自己也沒落個好,妻離子散,四處飄泊,氣得大哥青龍沒把血管給炸了。
……
一日,田伯光強撐著身子,用柺杖支撐著來到青龍、青虎面前。“青龍兄弟、阿虎,伯光這條命算是你們救回來的,我雖現在身殘,但還有些本事。我願將我這身武藝整理成冊,贈予二位,也好讓貴兄弟們多些克敵制勝的法子。”青龍和青虎對視一眼,均看到對方眼中的驚喜。
“田兄此舉大義,只是這會不會過於勞累你?”青龍說道。田伯光擺擺手,“無妨,我如今行動不便,正好藉此打發時間。”此後,田伯光每日專心撰寫武譜,遇到關鍵之處還親自示範給青龍、青虎看。
田伯光傳下了《神行百變》輕功、《虎煞魔功》《馭風決》兩門內功心法、《五虎斷門刀》和《疾風快刀》兩門刀訣,神行百變乃江湖盛名在外輕功絕技;《虎煞魔功》又稱虎煞訣,傳說出自《白虎七變經》這一絕世功法;《馭風訣》《五虎斷門刀》和《疾風快刀》三門也是江湖二三流的絕技。
青龍的武學已偏向佛門剛正功法,只選了《神行百變》和《五虎斷門刀》兩門,其它功法絕技練多了反而會與自身功法相沖突,只是作為參考,開闊眼界;而青虎則是來者不拒,一股腦全學了,也不顧能不能消化的了,也不怕貪多嚼不爛,但也算是繼承了田伯光的衣缽。
也正是因為這樣,青虎對於能夠拜入田伯光的門下這件事情表現出了極度的認可和贊同。他心中已然沒有了絲毫的疑慮與牴觸,完完全全地被田伯光所折服。從內心深處到外在行為舉止,都充分展現出了他對田伯光的尊敬以及對自身作為其徒弟這一身份的深度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