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弈雲觀苦修(1 / 3)

卓青麟在父母離開卓山後,就開始在弈雲觀中刻苦修煉,道學任務的難度頗高,但他憑藉著堅韌的毅力和卓越的天賦,還是逐漸入門,領悟到一些其中的奧妙。

弈雲觀卓一航規定的生活方式非常簡單,日常作息亦是非常規律,採取七日一休制度,通常凌晨3點起床打坐冥想,7點吃早飯,上午讀書誦經,下午練劍練拳,打熬身體,夜晚準時入睡,通常一天只吃一餐,其餘就是做點餐風飲露的修行,稱為“過午不食”,晚飯時間基本以喝茶代替,但能遵守的人不多,多是堅持幾天就餓得不行,直接放棄了,還是道行不夠啊。

但卓青麟還在長身體,可經不得餓,還有那無肉不歡的飲食習慣,更是與道觀格格不入,但還是努力遵守道觀規矩,最多也就以練功為由,去周邊山裡打個獵、摸條角魚,搞點燒烤,打打牙祭;對於這種行為,觀主卓一航是不管得,只要不在道觀殺生就行,道家講究由心即可。

每個週一的清晨,陽光透過古老的殿門灑進寬敞的大殿內。此時,身著素衣的卓一航準時出現在大殿之中,他面容沉靜,氣質儒雅,開始了一天中的重要活動——論道講經。

整個上午,大殿裡瀰漫著濃厚的學術氛圍。卓一航口若懸河,將深奧的道家經典詮釋得深入淺出,令在場的弟子們如痴如醉。他們或專注聆聽,或奮筆疾書,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妙之處。

午後時分,卓一航移步至寧靜的內院。這裡是專門用於點評功法技藝的地方。弟子們紛紛展示自己近日修煉所得,卓一航則認真觀察每個人的動作和氣息,然後給予精準的評價和指導。他對每一種功法都瞭如指掌,能夠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改進的方法。

至於道學任務的課業安排,那可真是一點兒也不輕鬆。主要的課業圍繞著道教十三經展開,這可是道家學說的核心經典。弟子們需要深入研讀這些經文,理解其中蘊含的哲理和智慧。同時,武學點評也是課業的一部分,但只是作為輔助。武學方面主要側重於點評各人已經學習過的功法,並不會傳授新的法門。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就到了週六。這一天,卓一航要檢查眾人一週以來的所學成果。弟子們緊張地準備著,期待能得到師傅的認可。而週日,則成為了大家難得的放鬆時光。有的弟子選擇去攀登山峰,感受大自然的雄偉壯麗;有的則擺開棋局,與同門師兄弟在棋盤上一較高下;還有一些喜好音律的弟子,拿出笛簫吹奏起悠揚動聽的樂曲。然而,在這一片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卓青麟卻總是與眾不同。他通常都會選擇回家陪伴倆孩子,盡享奶爸之樂。

現在兩娃白天跟著五叔卓向南去學堂唸書,晚上由奶奶羅英帶著,孩子與五叔卓向南一起住在卓青麟那屋,現在卓青麟那宅子與隔壁三叔卓紹西的宅子在室內開了個小門,算是打通了,隔壁宅子由爺爺奶奶入住,至於三叔卓紹西光棍沒人權,與大哥卓青龍一道住到了第四排的新宅子裡。

道觀飲食就更簡單,都是觀中眾人輪流上灶,自行解決,主要是村民送得或自種的蘿蔔、白菜等蔬菜,也吃些山林裡採摘的松針、松子、竹筍、蘑菇和野果啥的,找到啥吃啥;主食就雜糧餅子或野菜粥,都是眾人自己背來的口糧,一週交一次,混在一起做,好吃是不至於,但基本能混個半飽。

自卓一航接手卓山一地安全事務後,也接過了卓不凡的傳法任務,基本上每月初一、十五,眾人至道觀上香敬神時,會對信眾進行傳功和點評,當然主要傳授的還是卓家各種秘傳功法,可不是卓一航所學的武當一派的秘傳,武當派的傳承可不會這麼簡單就能傳出來,但普及道學知識,則是卓一航作為道士傳道職責。

卓一航因而在弈雲觀釋出道學任務,這是一個長期任務,分為初級、中級、高階,初級任務就是學通道經三篇,中級則是學完道教十三經,高階更是離了大譜,要求完成對道家經典三十六經的領悟。

卓青麟暗想道學任務可能會與交河鎮文廟釋出的儒學任務相同,都屬於要學一輩子的。

卓青麟的道學初級任務領取了道教十三經中的《道德經》《通玄真經》《常清靜經》三篇;《道德經》是基礎篇,是任務的必學課目,《通玄真經》內含道家內功心法的暗語,是領悟卓家秘傳心法的必讀課目,《常清靜經》則是為了明心靜氣,助催內力。

卓青麟估摸著要學完道家經典三十六經,基本上一輩子就過去了,每日沉浸在道經秘法中雲裡霧裡,啥事都不用幹了;這種能在山上修煉一輩子的人,不能成為高手都見鬼了,資質好的人修成神仙,都有人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