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涼山,令人自我厭煩的天地氣機對楚辭的影響已經減弱到微不可察的地步。
楚辭因此生出了要前往涼山深處探查此地奧妙的心思,卻在生出念頭的時候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
他的第六感在提醒他,一旦深入涼山,他會死。
有了這件事,楚辭對涼山恨不得敬而遠之,在屋中整理自己掌握的技能。
修士的戰力來源無非就是功法、修為、法器、法術四大類。
他的《長春吐納法》雖然垃圾,但提供的靈力量還不錯,楚辭並沒有考慮換功法,主要是沒有其他功法可以換。
至於修為,《長春吐納法》共有五層,雖然第三層就讓他進入了第二境界,但其功能還是用於延壽,就算修到圓滿,也突破不到第三境界。
法器需要煉製方法以及天材地寶,而這兩者,楚辭都沒有,所以依靠法器提升戰力也被pass。
法術,《長春吐納法》雖然沒有記載,《道醫經注》中卻是眾多。
四十四種病例,對應四十四種解法。
這些解法互有相通,歸根結底是四種法術。
散靈、明魂、通靈、化氣。
這是楚辭將《道醫經注》融會貫通後才發現的。
散靈法術能夠控制修士靈力,只要對方修為沒有完全壓制楚辭,散靈法術就能讓他的靈力失控反噬或者消散於天地。
當然,想要控制修士體內的靈力需要將散靈法術修到極高的程度,並且自身消耗的靈力也不少。
楚辭修煉了大半個月,散靈法術也只是堪堪入門,能夠散去修士的靈力攻擊。
明魂法術是一種作用於靈魂的法術,既可以強大自身的靈魂,還能迷惑敵人的靈魂,讓其陷入幻境之中。
修至高深處,更能封印他人魂魄,使其陷入“失魂”的植物人狀態。
通靈法術以自身精神力溝通天地靈氣,利用天地靈氣施展原本不可能被楚辭用出的法術。
只是調動天地靈氣為己用是第三境界天地交感的能力,雖然通靈法術比不上天地交感,但對施術者的精神與肉身都是一種極大的壓迫。
楚辭現在也只能呼叫周身一米範圍的天地靈氣,每次使用都感覺肉身要炸裂一般,用完之後更是會進入深度疲勞狀態,一覺能睡一天一夜。
化氣法術最為簡單,它是一門爆發型法術,施術者將靈力溯返為靈氣,以此啟用身體的潛能,獲得強大的肉身。
修士甚少煉體,所以被妖怪近身多半會死。
但使用了化氣法術之後,就算是楚辭現在境界,以全部靈力為代價,能與第三境大妖硬碰硬。
可以說,化氣法術是楚辭現如今的底牌,也是因為有了化氣法術,楚辭才沒有在明知涼山深處有大秘的情況下搬家。
在修道界中,第三境的妖怪稱為大妖,修士稱為真人,已經是一方泰斗了。
擁有能與三境大妖拼肉身的底牌,楚辭壓根不帶怕的。
整個修道界中第四境的人與妖加起來也不超過一手之數,他不信涼山深處的東西是第四境。
問就是頭鐵,問就是爺不怕。
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力量,楚辭再次回想起與原身師父嚴子木有關的點點滴滴。
雖然對修道者知道不多,但這四種法術絕對不是凡品,起碼也是一流門派的鎮宗之寶。
嚴子木一個凡人,真的能守住《道醫經注》?
越是回想,楚辭就越覺得嚴子木只是一個普通的、喜好女色的老不羞大夫。
但他獲得的只是原身的記憶,而記憶,通常是經過美化的。
楚辭腦海中的畫面定格到嚴子木死前。
滿臉死意的老頭將《道醫經注》放在原身手中囑咐他一定要好好研習,絕不能半途而廢。
不對!
嚴子木死前分明只把《道醫經注》當成一本普通醫書,才會那樣囑咐原身。
但若他不知曉《道醫經注》的特殊,又為何在死前才將這本書給了原身。
《道醫經注》上可是寫滿了靈氣、靈力,一名從京城而來的神醫,真的不知曉這是修道者的東西?
嚴子木為什麼不提醒原身將《道醫經注》藏好,甚至連修士的存在都不提,導致原身在救了容淺之後才知道修士與妖怪的存在。
嚴子木是認為沒有人在追查《道醫經注》的下落?還是因為他根本就不將原身的安危放在心上?
可是這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