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也不跟他爭辯,只陳述一個事實:
“皇爺爺,大明朝的絕大多數官員,都是幾十年寒窗苦讀,打敗幾百萬人,考中進士,才能進入官場。”
“如果他們嚴格遵守朝廷律令,就算是幹一輩子,也天天過著捉襟見肘的日子。”
“而他們手中掌握著巨大的權力,很難保證他們不受到誘惑,鋌而走險也就在所難免。”
朱元璋拍著桌子怒斥:
“你這是狡辯,為那些貪官汙吏貪汙腐敗找藉口。”
朱標見父皇真的發怒了,急忙拉了拉朱雄英的衣袖。
朱雄英既然話都已經說到這兒了,也不管這麼多,把想說的說完,隨皇爺爺怎麼抉擇。
“皇爺爺,我也非常痛恨貪官汙吏,但歷朝歷代,大明朝的官員待遇確實是最低的。”
“就算您嚴刑峻法,讓絕大多數官員不敢貪汙,但以後呢?這個問題不解決,總不能都一味地靠殺人解決問題吧?”
朱元璋氣呼呼地說:
“好好好,咱倒要聽聽,你有什麼高見?”
朱雄英不慌不忙地說:
“第一,實行養廉銀製度。”
“每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和退休的時候,如果沒有貪汙腐敗和其它違反朝廷律令的行為,根據級別不同,發放一定的養廉銀。”
“這個養廉銀的數量,會遠遠超過現在的俸祿。”
朱元璋冷哼一聲:
“說來說去,還不是變著花樣,給那些官員漲俸祿。”
朱雄英點點頭。
“是的,就是變著花樣漲俸祿,但能拿到這筆養廉銀的必須是清官。而且必須是能臣幹吏。”
“是清官,是能臣幹吏,就應該多給點俸祿,讓他們心無旁騖地為朝廷幹活。”
朱元璋聽完,沒有發怒,而是眉頭緊鎖,在認真思考。
朱標想了想,問道:
“可是,這樣一來,每年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調查所有的官員,又會大大增加官員的數量。”
朱雄英繼續說:
“第二,實行官員財產公開制度。”
“每年,所有官員都要如實申報自己的財產,相關衙門做基本的核查就行。”
“但是,每五年,或者在官員調任之前,進行一次徹底的核查。”
“一旦發現申報的財產與實際財產不符,或者來歷不明,就進行嚴懲,砍頭、抄家、流放、滿門抄斬,決不輕饒。”
“數額較大的,剝皮萱草,千刀萬剮,也不是不可以。”
朱雄英既然現在有機會掌握權力,他可不會讓那動不動就貪汙上億的貪官,還有機會蹲單間。
不但會送他們上路,包括他們的家人,一個也不能放過。
罪不及家人,不存在的,他們一樣地享受了權力,就是共犯。
在大明,想把家人提前送到國外,也沒問題,也就相當於流放五千裡而已。
朱元璋聽完這官員財產申報制度,臉色終於多雲轉晴,看著朱標,問道:
“標兒,你覺得如何?”
朱標點點頭。
“父皇,兒臣覺得,雄英的這兩條制度,完善一下細節,可以推行。”
“既能讓那些清官不為家裡的柴米油鹽費心,更好地為朝廷出力,還能很好地解決官員貪汙問題。”
“至於增加的俸祿,以朝廷現有的財力,也還是能拿得出來的。”
朱元璋也點點頭。
“好,這事兒你和雄英,會同都察院,先拿出個具體方案。”
朱雄英一聽,讓他辦這些具體的事兒,那是萬萬不行的,趕緊說:
“皇爺爺,這事兒讓父親去跟都察院辦就行了,我沒有時間啊。”
朱元璋冷笑道:
“好像你比皇帝和太子都忙一樣,你提出的方案,你不一起辦,那怎麼行?”
朱雄英理直氣壯地說:
“皇爺爺,這麼簡單的兩個方案,都察院要是辦不好,這些都御史也就可以退休了。”
“我還得去後世,那麼多大批次的資源需要購買,哪有那麼容易的呀?”
朱元璋無奈地說:
“好好好,你早去早回。”
朱雄英想著允熥和大妹這段時間可是幫了他不少忙,如果帶他們到後世見見世面,以後說不定還能幫上大忙。
“皇爺爺,父親,這次我想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