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所有藩王進京(1 / 2)

儘管看起來朱元璋打得挺狠,但朱雄英知道,其實李景隆啥事兒沒有,只不過捱了幾鞋底板。

打了一陣子,朱雄英才上前勸道:

“皇爺爺,其實吧,也不能全怪他。”

朱元璋一聽,停了手,疑惑地問:

“什麼意思?”

朱雄英笑道:

“允炆上位,不但強力削藩,也強力打擊武將勳貴,李景隆本人雖然深受允炆信任,但他是淮西勳貴,也是武將。”

“何況,他跟四叔還是非同一般的親戚關係。”

朱元璋聽得更懵了,李景隆也不明所以。

朱棣和李景隆的父親朱文忠是姑表兄弟,但李景隆跟朱允炆也是同樣的親戚關係啊。

朱雄英解釋道:

“李景隆的夫人袁氏,是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袁洪的次女,洪武二十七年,袁洪的次子袁容娶了四叔的長女永安郡主。”

“也就是說,李景隆的夫人是四叔女婿的姐姐。”

朱元璋明白了,指著李景隆,怒道:

“原來,你是老四安插在朝廷的內奸。”

現在離靖難之役還有六年,皇帝還活得好好的,自己的小舅子也還沒有成為駙馬,李景隆還是一臉懵逼。

但看到盛怒的陛下,只能砰砰磕頭。

“陛下息怒,可是,微臣也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啊,微臣冤枉啊。”

朱雄英扶朱元璋坐下,然後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

“起來吧。”

又對朱元璋說:

“皇爺爺,允炆自己是個廢物,把大好的形勢搞得眾叛親離。”

“其實,不僅僅是李景隆,當時的很多武將勳貴,要麼是站在四叔一邊,要麼就是出工不出力,這才導致朝廷接連慘敗。”

朱元璋也猜到了當時的情況,長長出了幾口氣,板著臉不再說話。

朱雄英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兒了,索性就全部說完。

“建文四年,燕軍兵臨城下,李景隆開啟金川門,向燕軍投降,京城陷落,四叔入主皇宮。”

“建文元年,李景隆被加封為太子太師,位列永樂朝朝臣之首。”

“隨四叔一起的靖難功臣憤憤不平,紛紛找機會彈劾。”

“永樂二年,李景隆被剝奪爵位,抄沒家產,圈禁在家,在憂憤中死去。”

朱元璋瞪了李景隆一眼。

“這就是你不忠不義的結果。”

李景隆這時也基本上搞懂了,他也萬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趕緊再次跪倒在地,砰砰磕頭。

“陛下息怒,微臣對大明、對陛下忠心耿耿,天日可鑑,若有不忠,天打雷劈。”

朱元璋嘆了口氣,對二姐這個嫡長孫,他實在不忍苛責。

再說,老四跟孫子爭奪皇位,這些勳貴和朝臣的立場確實尷尬,忠於朝廷的肯定是忠臣,但李景隆這種見風使舵的也不好評判。

“算了,這些事兒以後就不要再提了。”

“九江,你不是外人,咱對你是寄予厚望的。”

“你始終要記住,現在忠於咱,以後忠於太子,雄英馬上要加封為皇太孫了,以後要好好效忠於他。”

李景隆一聽,大喜,趕緊再次磕頭謝恩,然後起身,對朱雄英拱手道:

“恭喜皇太孫殿下!”

接下來幾天,所有藩王陸續進京,他們也都知道,這次進京的主要目的就是冊封皇太孫。

如果想讓他們的子孫後代永享榮華富貴,跟皇太孫搞好關係是必須的。

所以,除了進宮拜見父皇和太子大哥之外,一個個全都帶著重禮,到虞王府拜見。

雖然他們都是朱雄英的叔叔,但冊封皇太孫之後,他們的關係就從叔侄變成了君臣。

一時間,虞王府門前車水馬龍,前來拜會的藩王、王妃和藩王世子絡繹不絕。

這些藩王朱雄英基本上一個都不認識,大多也不瞭解,正好藉此機會好好了解一下。

虞王府這幾天基本上都是開流水席,往往一個藩王還沒走,另一個藩王又來了,朱雄英只得在飯桌上從早陪到晚。

而那些公主,也好多年見不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皇宮規矩又太多,也都帶著駙馬和孩子,到虞王府湊熱鬧。

沒辦法,皇爺爺的皇子有26個,公主有16個,叔叔和姑姑實在太多。

一連幾天,朱雄英也沒有認全所有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