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由於比較重要因此出現在了本章開頭而非作者的話中,我無意於詆譭羅曼醫生的高潔,但是眾所周知,所羅門王與羅曼並非一人,此故事線中的所羅門乃是並未向聖盃許願化作凡人的所羅門,只是未來無數可能之中的一條。)
所羅門第一聖殿之中,那位全知全能的王端坐於大殿之上。
七十二柱魔神留在此處的也並非化形,而是以其最初的模樣,化作石柱,佇立於大殿之中。
大殿莊嚴肅穆,唯有佛勞洛斯獨自一人踏步向前。
“尊敬的王,這是我尚與魔神柱共生之時,所窺見的一縷未來,曾經我只將之視為笑談,不過如今我確願意選擇相信。
“你是一個奇蹟,或者說是一道因我而起的漣漪。
在我所見的無數未來之中,你皆因保護現世而自刎。
唯獨一次,引發了那場覆蓋整個世界的燒卻。
而這一次與其中的每一次都不同,因為,我,站在這裡。”
所羅門王的聲音無喜無悲,只是一眼便盡數知曉了發生在雷夫·萊諾爾·佛勞洛斯身上的一切。
掌管過去的人格——雷夫·化勒,掌管未來的人格——萊諾爾·古辛和掌管現在的人格,調停者——佛勞洛斯。
雷夫致力於讓曾經的世界再現,萊諾爾則不惜犧牲過去與現在也致力於魔術的繁榮,唯有佛勞洛斯堅定的守護著現在。
但是這一次,由於所羅門自身的意願,魔神柱們並未有機會越俎代庖。
也沒有成為那個名為蓋提亞的存在,因此雷夫·萊諾爾·佛勞洛斯,這三個人格之中只剩下了堅定守護現在的佛勞洛斯。
“是的,我尊敬的王,如今站在這裡的我,並非是以雷夫·萊諾爾·佛勞洛斯的身份站在這裡,而是以守護現在的人類魔術師佛勞洛斯的身份向您獻上忠言。”
然而,還沒等佛勞洛斯說出口,那一道道箴言便從魔術王的口中念出:
“他敲響正午的鐘聲,他曾做出非凡的決議,
他讓大地重獲方向,他讓人重新拾起希望。
他終是虛無的宿敵,卻向來無意踏足永恆。
他將親自擊碎枷鎖,讓人類意志重歸自由,
他必將有一天會到來,無論在過去還是未來。”
隨著箴言讀罷,端坐於王座之上的那位王,像是想到了什麼似的默不作聲,齊聚殿中的魔神柱們卻吵作了一團。
執掌情報室的九柱魔神對其表示了憐憫:
“人類記仇卻忘恩,懼惡而欺善。
你曾在無數的世界之中都選擇了犧牲自己來拯救人類,卻未被人所稱誦。
只只因一次的失敗,致使人理燒卻,便永世揹負惡名,實為可悲。”
佛勞洛斯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淡淡道:
“我亦是人類中的一員,所行之事不過自救而已,並非為誰而做。
何況人類所見之未來並未如諸位所見之寬廣,善惡終究受限於眼界,好壞總是拘泥於眼前,亦並非其本意。
但我堅信,如今的人類已然成年,足以擔負獨自走向未來的重擔。
縱使是面對萬難,亦總有如我這般的平凡之人,即使不惜堵上性命,也要守護現世的一切美好!
因此,我特來懇請全知全能的王,將未來歸還予人類,未來的試煉將全靠人類自己去跨越!”
佛鈕司代表觀測所諸柱則出言批判道:
“缺乏理性,充滿謬誤,過於主觀,無異於豪賭!佛勞洛斯,如今的你終究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魔術師,又怎敢於王之當面,妄談遠視?”
代表兵裝舍哈帕斯發言則更為極端:
“人類倡導無私,卻競相掠奪,崇尚道德,卻盡顯卑劣,高唱友愛,卻互相憎恨,爭鬥不止,直至毀滅。未來又豈能交付於此等存在之手?
佛勞洛斯!你箴言之中所述這些偉業,哪一項不是唯有主才能實現的奇蹟?
然而你竟將主之榮光,加於一介凡人之身,你此舉無異於墮落,唯有燒卻,方可淨化你的罪孽!”
大殿之上,所羅門王緩緩起身,對佛勞洛斯說道:
“你所見之未來,吾已然知曉,亦尊重你的想法,不過人類的感情,終使你矇昧。
如你所言,每逢危難之際,總有英傑現世,自混沌之中奪回人之未來。
那又何須向我諫言,若真有此人,我亦無須改變,只需在此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