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他也算過了一段還算安穩的日子,可不想再到處逃命。
沈卿安想了想後說道:“嗯,怎麼說呢,沈某的想法和道友不一樣,沈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釋。
從能力角度,人只有在有能力反抗的時候,做出來的以德報怨的做法,才是真的高尚。
其他不過是自己沒有能力反擊,說出來的安慰自己的話語而已。
不能等著人賤自有天收,能靠自己就自己收。
也別等惡人自有惡人磨,自己能做惡人趕緊就做了,恩怨當場消了還世間一個清淨,給地府判官減少點工作壓力。
,!
從政治管理的角度,一個組織長期執行下去的關鍵是人員、財政、軍事。如果組織內的人員各個好戰鬥勇,恩怨分明,敢打敢拼,那麼將會加速組織內階層的流動,提高行政管理的負擔和軍事行動的頻次。
如此下去,財政負擔必將加重,財政崩盤組織解散。
所以為了防止這樣的結果,上層階層就要宣揚以德報怨的好處。
讓恩怨不得解,戰鬥不得起。
從因果的角度,沈某沒修行的時候,一直覺得得惡人自有惡人磨,人賤自有天收。
所以遇到什麼不對,不公平的事情,都是選擇忍讓,以德報怨,不想去爭。
可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如果將“德”和“怨”人格化,那以德報怨的做法就對不起“德”,且助長了“怨”,“德”會有種被全世界背刺的感覺。
如此下去“德”在世間也將不復存在,那麼最後剩下的只有“怨”。
全是“怨”的世間才是煉獄,地府十八層地獄都得靠邊站。
如果人人受到委屈都不反抗,卻指望“天”指望“惡人”來幫自己。
那“天”是不是也太閒著沒事幹了點?“天”也會累,“天”也會打盹兒!“天”也會煩沒有能力只知道索取的人!
最後結果,天道自會離去。
吃香喝辣享受美好的時候自己上,收拾“惡”和“怨”的時候,卻指望“天”和“德”,若我是“天”,我也會棄之不顧,這樣的信徒這樣的隊友活該被欺負。我大不了換個地方換一批新的信徒重新開始。”
“想不到沈道友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深刻的感悟,是個修煉的天才!”桃木一開始跟在沈卿安的身邊只是覺得她做事情有點小聰明,能有現在的成就不過是謹慎外加運氣罷了,平時過於深入的也沒有聊過,但是今天這一聊發現,這個沈卿安看問題的角度還真的是多,且每一個角度都刁鑽無比,直擊要害,不禁對這個晚輩高看了幾分。
:()密宗:修羅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