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竇武之心(1 / 2)

面對竇武及諸多大臣的請命,竇妙的臉色當即沉了下去。

就算那陽球再如何招人恨,這幫大臣,也不該鬧出這麼大的陣勢,來逼迫自己……不對,他們這是在逼迫天子。

在竇妙看來,那陽球是劉宏下詔徵召的,是天子的人,如果自己下詔誅殺的話,那無疑就是打了天子的臉,天子的威信將蕩然無存!

這幫這幫大臣,分明是在挑撥她們母子的關係!

她想要拒絕,但又擔心自己的父親和這些大臣會因此而狗急跳牆。

畢竟,如今的北軍及京城其他衛戍部隊,全都歸在了竇武的節制之下,萬一他要是搞出什麼事情,那可真就無法挽回了。

“竇武大膽!!”

就在這時,一聲暴喝突然響起,只見何休站出身來,伸手指向竇武,怒斥道:“陛下再向爾問話,爾安敢無視?”

竇武抬眼看了劉宏一眼,咬牙道:“臣並非無視陛下,只因陛下年幼,尚無主政之能,今太后臨朝稱制,一應大事,自當由太后裁決!”

聽聞此言,殿內眾人頓時為之一驚,誰也沒想到,竇武居然會說出這種話。

自登基大典及第一次朝會結束之後,竇妙已然將劉宏視若己出,並有意無意的開始將朝中事務移交到劉宏手中,似乎隨時都有可能還政於天子。

對於此事,朝中諸多大臣,更多的還是支援的。

雖然天子有個治公羊的師父,但其表現出來的仁孝賢德,以及對士人的寬容,卻是深受百官擁戴。

而今,竇武突然當眾點明竇妙的地位,這擺明了是要將國政大權,再次收攏到太后手中。

至於其用意嘛,那自然是輔政大權了!

畢竟太后一個女人,很多事情不方便出面,如此一來,那諸多事務,就只能依靠他這個父親來處理了。

殿內眾臣,都是一幫人精,自然立馬就洞悉了竇武的心思。

“竇武混賬!”何休氣的雙目通紅,上前指著竇武的鼻子罵道:“汝欲行梁冀之事乎?”

竇武眼角一抽,毫不退讓道:“何子莫要胡言,本將忠心為國,只是擔心天子年幼,恐為奸人所矇蔽而已!”

“好一個忠心為國!”

何休臉色一沉,“天子雖年幼,但卻仁孝賢德,登基之初便誅殺了侯覽、王甫之流,可見天子是何等英明,怎麼可能被奸人矇蔽?

汝今卻拋開事實不談,只拿天子年齡來說事,汝到底是何居心,真當老夫不知道嗎?”

聽到這話,竇武的臉色也立馬沉了下去。

這個何休,不僅指著他的鼻子罵他是梁冀,而今竟還拐個彎兒的說他居心不良,真是一點兒面子都不給他留了。

竇武乃是開國功臣竇融之後,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愛國。

所以,在親眼目睹了梁冀亂政、宦官禍國等一系列事件之後,他便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清流的隊伍當中。

當初劉志發動黨錮之禍的時候,他便不止一次上書求情,更是以辭官相逼,終究保住了陳蕃、李膺等人,並獲得了“三君”的美稱。

儘管後來成為了外戚,但他卻覺得自己與梁冀那些人是不一樣的,心中始終把自己當做清流的一員。

後來新君登基,他也是一心一意的想著與清流合作,一同來輔佐新君,澄清天下。

可是,後來事情的發展,卻一步步超出了他的設想。

新君登基大典之上,清流們的當眾背刺,也讓竇武意識到了自己身為外戚,在身份上與清流們的天生不合。

儘管跟清流分道揚鑣了,但他依舊不改心中之志,扶持了大批與自己“志同道合”之人,想著好生輔佐天子,以此來洗脫世人對外戚的偏見。

結果,卻又被陽球給無視,極大的打擊了他的威信。

而今,何休更是當眾將他比作了自己最為痛恨的梁冀、王莽之流,並將他的臉皮扯了下來,並狠狠的踩在了地上。

自己一心想要做一個好人,最後卻還是換來了這麼一個結果!

這一連串的事件,已然是徹底擊碎了竇武心中最後防線。

深吸了一口氣,竇武抬起頭,目光陰沉的看向何休。

“何子也是一代大儒,怎可以小人之心度吾?還是說,何子覺得,太后沒有資格臨朝稱制?”

“你……”

聽到竇武的反問,何休一時語塞,想要反駁,卻又不知該如何去說。

說太后沒有資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