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產業鏈,劉宏雖然明白了其中的好處,但也從中察覺到了隱藏的另一個大問題。
沒有足夠的人種田,哪來足夠的糧食?沒了糧食,人們又怎麼去做工、消費?
聽到劉宏的質疑,王潛不禁大感欣慰。
這小傢伙,真是成長了不少,見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說,竟還能見微知著,意識到了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可謂是真正的掌握了多角度的辯證思維。
王潛深深的看了劉宏一眼,道:“嗯,你提出的這個問題很好,經濟的發展固然重要,但強國的根本卻還是在於農工。
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強,只有農工穩了,才能談經濟。”
“首先,就是要提升生產效率,使原本需要十個人才能耕種的土地,變成五個人甚至更少,這樣一來,那些空閒出來的人,就可以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再有就是提高糧食產量,使原本只能養活十個人的產量,提升到足夠養活一百人,人口一多,便可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又或是提升醫療水平,避免人們因為一些疾病或是瘟疫而死亡,以此來確保勞動力……”
聽到這裡,劉宏突然插嘴道:“師父,這就是您曾提到過的科技帶動生產力吧?”
“嗯,不錯。”
王潛點了點頭,感慨道:“雖然為師一直在教導你們,要多角度的看待問題,但就目前而言,想要解決諸多問題,似乎也只有從提升科技來入手了。
放眼人類歷史,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提升科技的過程。”
劉宏:“師父,徒兒覺得這科技的提升,似乎挺難的吧?我大漢立國至今,似乎也沒見有什麼提升啊?”
“科技的提升是很難,但你可知道,它為什麼這麼難嗎?”王潛笑著反問道。
“這……”劉宏眨著眼睛思索再三,最終還是搖了搖頭,“請師父解惑!”
“其實,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缺善於動腦、勇於創新的人才,只可惜的是,這些人才以及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大多都不為人所知。
之所以這樣,一是因為世人大多將其視為奇淫巧技,並多加鄙夷,極大的壓制了人們創造性。
再有就是,那些創造者所研究出來的東西,並不能給他們帶來諸如地位、名利等實用的東西。”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不懼鄙夷、不圖名利之人,但最後卻又因為財資不足,而不得已放棄他們那些天才般的設想與研究。”
“如此種種原因的累加,自然也就使得人們無法全身心的投入研究當中,科技技術自然也就很難提升上去……”
說到最後,王潛也不禁幽幽嘆了口氣。
要知道,中國的史官可是非常吝嗇的,除非一項發明對一個時期有著重大的影響,否則他們絕對是不會去記載的。
可即便這樣,史書當中關於各種科技創新的記載,那也是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從來都不缺科技人才,而且還是最頂級的那種。
你敢相信,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曾幻想過要登陸月球?
只可惜,後代統治者,不重視也就罷了,反而還對其多加禁錮,將人們變成一群只會“之乎者也”的書呆子。
著實可悲可嘆吶!
看到王潛如此模樣,劉宏頓時恍然大悟道:
“師父,這就好比當年的孝文帝,因為一個老農種地好,便對其大加獎賞,於是天下人紛紛投入其中,最終使得糧食年年豐收,百姓豐腴?”
王潛點點頭,“雖然這並非文帝大治的主要原因,但卻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徒兒明白了!”
劉宏點了點頭,“師父,徒兒決定了,回去之後,便下詔廣招天下人才。
無論是農、工、醫、算,還是其他,只要他們的研究對百姓和國家有用,徒兒必定對其全力支援!”
王潛凝望著劉宏,“這條路可是很難的,就連為師也不敢說一定能夠做到……”
“師父,有些事情,總要有人去做不是?咱們現在覺得難,不去做,等到了後代子孫那裡,豈不是更難了?”
“好啊,說的好!”
王潛讚賞的看了劉宏一眼,“有你這句話,為師就算再苦再累,也都值了!”
劉宏嘿嘿一笑,“既然師父都這麼說了,那這件事情,就由您來負責如何?”
王潛眼睛一瞪,“你小子,真把為師當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