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就預定兩千塊,不知何日能夠交貨?”
“最多五日!”
“那就行,那在下五日後,再來取貨!”
與荀採簽訂了購買文書之後,那男子便迫不及待的捧起裝有琉璃杯的木盒,然後朝著一位朝中高官的家中走去。
隨著男子離開,伯淵閣售賣琉璃杯和肥皂的訊息也快速傳開,許多商人、富豪,也紛紛聞訊趕來搶購。
一時間,無數預定文書,如同雪花一般,飛到了王潛的案頭。
與此同時,袁逢的一封奏疏,也送到了尚書檯。
而奏疏的內容,正是關於鐵器私營化一事。
訊息一經傳出,立馬引起了不小的波動。
緊接著,便有無數官員紛紛附和,請求鐵器私營化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飛到了天子的御案上。
這些附和的官員,除去依附袁家的之外,其餘大部分人,都與地方豪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正如王潛、袁逢猜測的那樣,在那些地方豪族眼裡,雖然鐵器私營化會給他們增添許多對手,但實際上獲利最大的依舊是他們。
畢竟,幾十上百年的底蘊擺在那裡,要人有人、要錢有錢,他們根本就不怕有人跟他們競爭。
不過,也有不少正直的官員提出了反對鐵器私營的意見。
雖說鐵器官營只是一層表皮,但起碼還沾著一個“官”字,不至於讓那些地方豪族胡來。
可一旦私營化,那些地方豪族便會徹底沒了顧忌,說不定還會串聯在一起,做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的事情。
如此一來,百姓和國家,怕是又要遭殃了。
其中,反對最為激烈的,非陳蕃莫屬。
這個八十多歲的老人,不僅跑到宮中向劉宏一陣哭訴,更是跑到了袁家門前,不顧形象的對著袁逢一陣破口大罵,直言其是禍國殃民之徒。
有了陳蕃的帶頭,諸多清流黨人,也紛紛跟進,一同對袁家開始了口誅筆伐。
此時的清流黨人,先後經歷了幾次挫敗之後,急需做出一件大事來挽回他們的聲望。
王潛他們是不敢惹了,因此也只好跟在陳蕃身後,將攻擊目標對準了袁家。
面對清流黨人的攻擊與謾罵,袁逢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當即便聯絡了袁家的諸多門生子弟,與清流黨人展開了一場正面對決。
一時間,整個洛陽,也因為雙方的爭鬥,而變得熱鬧無比,朝野內外,到處充斥著雙方的駁斥聲與謾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