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天子臨朝!!”
隨著小黃門的一聲高呼,身著袞服的劉宏落後竇妙半個身位,並捧著她的衣襬,齊齊從後殿當中走了出來。
殿內群臣,見此情形,不禁暗自點了點頭。
待二人坐好之後,群臣這才躬身行禮,山呼萬年。
端坐在帝座上的劉宏,抬眼看向群臣,微微頷首,接著又扭頭看了一眼坐在不遠處的王潛,目光中透著親近,微微上揚的嘴角,凝聚著一股歡喜之氣。
待群臣行禮過後,竇妙隨即開始了這次朝會的開場白:
“先帝於去歲不幸崩殂,有賴列祖列宗護佑,賜下新君,方使我大漢綿延不絕。
望諸卿能盡心竭力、輔助新君,不可半點懈怠!”
群臣齊聲回應:“臣等領命!!”
竇妙隨即衝著黃門打了個手勢:“宣詔吧!”
小黃門會意,取出詔書,高聲念道:“新君承繼大統,天地萬民同慶”
“為敬告上天,特改元建寧。”
“追尊新君皇祖為孝元皇帝,夫人夏氏為孝元皇后。
追尊新君皇考為孝仁皇帝,夫人董氏為慎園貴人!”
聽著詔書的內容,劉宏不禁扭過頭,朝竇妙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這位母后,是真沒白巴結啊,居然給自己的父親追尊了一個“仁”的諡號,這可以說是難得的一個美諡了。
還有自己的生母,也獲得了貴人的封號,其在後宮的地位,僅次於太后。
這待遇可以說是相當之高了!
宣佈改元和追尊劉宏父母的詔書宣讀完畢之後,小黃門並未止歇,尤自拿起下一道的詔書繼續唸了起來。
“大將軍竇武,迎奉有功,今封槐裡侯、並拜太尉。”
隨著黃門話落,殿內群臣不禁一陣恍惚。
封侯也就罷了,而竇武身為外戚,按理說是不能擔任外朝官職的。
結果,他這前腳剛辭去錄尚書事的職務,後腳就被拜為了三公之首的太尉,在職權上已經絲毫不弱於陳蕃了。
一時間,群臣的目光,也不禁開始遊離於陳蕃與竇武二人的身上。
自打新君登基大典鬧過那一出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竇武與那些清流黨人已經是徹底決裂了。
而今,竇武將手插到了外朝事務上,明顯是要跟陳蕃等人,來一場正面對決了。
在眾人心思各異的同時,黃門的宣讀詔書的聲音依舊在繼續著:“侍御史劉鯈迎奉有功,拜為御史大夫!”
“尚書令尹勳,拜光祿勳!”
“侍中竇機,拜城門校尉!”
“侍中竇紹,拜越騎校尉!”
“……”
黃門每念出一個人名,群臣的心臟,便跟著頓一下。
詔書中提及的那些人,無一例外,竟全都是竇武一派的人手。
這一番任命下來,朝中的半數權力,及京師防衛大權,便悉數落到了竇武手中。
不要說殿內群臣了,就是帝座上的劉宏,在聽到這些任命之後,也忍不住皺了皺眉頭,並不經意的掃了竇妙一眼。
他知道,儘管竇妙如今已將他視為親子,但其心裡,終究還是裝著孃家人的。
心中暗自嘆息一聲,又偷瞄了王潛一眼,發現自家師父神情自若的模樣之後,劉宏心中這才安定了下來。
劉宏這邊是安定了,但那些清流出身的官員,卻是急的快要跳腳了,紛紛將目光投向陳蕃。
在他們看來,竇武已經開始出手了,若再不及時制止的話,屆時整個朝堂都將被其一人所掌控。
他們這些清流想要與其抗爭,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儘快促使天子解除黨錮了。
反觀陳蕃,此刻卻是一臉淡然,似乎沒有絲毫要開口的意思。
那些清流見狀,心中頓時恍然,他們知道,陳蕃這是在等他們先開口呢。
幾人互相對視一眼,侍中大夫劉矩隨即出列道:“啟稟陛下,臣有事啟奏!!”
劉宏先是看了竇妙一眼,然後才看向劉矩問道:“卿所奏何事?”
“陛下,自孝和帝以來,宦官弄權、禍亂天下者,便屢見不鮮,前有單超、唐衡,後有侯覽、王甫,今又有管霸、蘇康……
奸宦如那野草一般,除之不盡,一朝得勢,便會荼毒天下。
正所謂除惡務盡,為免日後宦官再次為禍,臣請陛下誅除所有宦官!”
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