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流黨人操控輿論,企圖迫使劉志收回成命的時候。
尚書檯卻突然傳出了又一道詔書。
詔書的大概意思就是,為了匡正國法,成瑨、黃泛及其親眷、師友,當處極刑。
成瑨,原是宛縣的縣令,在他的治下,有一富商,這個富商因為有宦官做靠山,幹出了不少違法亂紀的事情,成瑨得知便將其給抓了起來。
恰巧的是,富商這邊剛剛被抓,朝廷那邊就宣佈了大赦。
依照正常流程來說,這個富商也在赦免之列,應該予以釋放。
不過,成瑨卻不顧赦令,不僅誅殺了富商,還將富商的宗族親友,也一併抓了起來,並全都處死。
黃泛,曾為東海國相,在他的治下,有一縣令,名叫徐宣,是一名宦官的侄子。
這個徐宣為人殘暴,因垂涎一女子美貌,便上門求親,被拒絕之後,又派人強搶,然後將那女子以弓箭射殺。
黃泛得知之後,當即派人將徐宣給抓了起來。
曾有人勸黃泛,說徐宣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依照正常程式來說,應該先上報朝廷,然後在予以宣判。
結果,黃泛不理,當即便讓人將徐宣腰斬。
此二人的作為一經傳開,立馬引得了無數清流士人的大加讚賞,直言二人是:不畏強權、忠貞為國。
清流士人是高興了,但劉志這邊,卻很不高興。
前有朝廷赦令、後者有國家律法。
結果,這兩個傢伙仍舊不管不顧、公然違抗。
在劉志看來,此二人表面上在是為國除害,但往深了看,無疑就是對皇權的赤裸裸的挑戰。
這種風氣若不剎住,必會惹的人人效仿。
真到了那時候,誰還會把自己這個皇帝當回事兒?誰還會把國家律法當回事兒?
真要那樣的話,這天下還能姓劉嗎?
因此,劉志也是勃然大怒,當即派人將成瑨、黃泛給抓了起來。
其結果就是,以陳蕃、李膺為首的清流黨人,再次挺身而出,齊心協力的要保下二人。
面對滿朝大臣的齊力反對,劉志無奈之下,也只好暫時將成瑨、黃泛二人,關到了大牢之中。
透過這件事情,再加上冊立皇后一事,也是讓劉志意識到了清流黨人的巨大威脅,如今的朝政已然開始逐漸失衡,並脫離了自己的控制。
所以,在面對大臣們要求他收回詔命、匡正國法的時候,劉志也恰逢其時的將這樁舊事給搬了出來。
你們不是要朕匡正國法嗎?
好啊,那朕就依法辦事,先將成瑨、黃泛這兩個違抗法令的傢伙處決了再說。
詔書一出,那些清流黨人們,也是瞬間陷入了一陣恐慌之中。
誰也沒想到,這位皇帝陛下,居然來這麼一手。
要知道,成瑨、黃泛二人,如今可是清流士人的楷模,是他們不畏強權的榜樣。
如果真要被皇帝依照法令處決的話,無疑是給他們加上了一道枷鎖,那他們今後還怎麼去不畏強權?怎麼去博取名聲?
可若想保下二人的話,勢必就要收回“匡正國法”的口號。
前一刻還嚷嚷的沸沸揚揚,下一刻就要轉換口風,天下人又會怎麼看待他們這些人?
最關鍵的是,如果收回“匡正國法”的口號,就相當於承認了皇帝對那個程昱的褒獎,預設了他們當中出現了一個“辱人師長”的老鼠屎。
這個後果,無疑更更加無法接受。
一時間,原本還鬧得沸沸揚揚的遊行,也是立馬偃旗息鼓。
無數清流士人聚集在了一起,開始商議起了應對之法。
可惜,無論他們怎麼琢磨,始終都不得其法,似乎無論怎麼做,都難逃損失。
……
曹家府宅。
“哈哈,陛下聖明啊!”
一陣爽朗的笑聲,從書房之中傳出。
這笑聲的主人,乃是當今曹家的家主曹嵩。
當然,最讓曹嵩出名的,主要還是因為他有一個兒子——曹操。
不同於其他世家大族,曹家的出身一直飽受詬病。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曹嵩乃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
因此,曹家雖然家大業大,但卻一直處於清流士人的鄙夷之中,且處處遭人針對。
所以,在得知那些清流士人,被當今陛下逼到舉步維艱的時候,他自然也是開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