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還不來拜見師兄(1 / 2)

“總結的很棒!”

對於劉宏總結出來的結果,王潛也是予以了認同和肯定。

畢竟,結合歷史經驗來看,一個王朝之所以覆滅,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制度缺陷、土地兼併、天災人禍、外敵入侵等因素構成的。

但往深了研究,就會發現,其覆滅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其落後的生產力,無法使一個王朝扛過那些風險。

“老師,那這個生產力,又該如何提升上去呢?”

受到誇獎的劉宏一臉興奮的同時,也是丟擲來自己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

“這個涉及的東西很多,生產力的提升固然可以為一個王朝續命,但你細細品讀歷史就會發現。

從商滅夏、到春秋轉戰國,生產力每次提升的節點,往往都處於一個大變動的時代。”

“你可知,這是為什麼?”

聽到王潛的問題,劉宏也不由細細思索起來。

好一會兒,劉宏方才遊移不定的說道:

“因為只有在動亂時期,人們在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之下,才會去追求更加高效的生產能力?”

“說的非常好!”

王潛也忍不住拍案稱讚。

他也沒想到,劉宏竟真能聯想到這些東西。

殊為難得,殊為難得啊!

面對王潛的稱讚,劉宏卻是無不擔憂的問:“可是先生,難道一定非要天下大亂才可以嗎?”

王潛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不錯,想要大治,首先就要經過一場大亂方可!”

“這……”

得到王潛肯定的答覆,劉宏的小臉兒也是瞬間變得蒼白了起來。

不止是劉宏,就連其他學子以及課堂外的曹操,也是盡皆臉色一變。

因為,透過王潛的一番話,他們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預見到了大漢最終滅亡的結果。

這一結果,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包括曹操在內。

畢竟,大漢立國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漢室正統已經深入人心。

雖然中間經歷了一次王莽之變,但也正因為這次變故,才使得劉秀在成功光復大漢之後,進一步堅定了人們“天命在漢”的信念。

所以,在得知大漢也難逃覆滅的命運之後,在場的眾人,也是立馬就不淡定了。

一時間,驚慌、懷疑、茫然等負面情緒,也如一滴墨汁滴入清水一般,朝著四周不斷的擴散著。

“汝等也莫要多想。”

察覺到眾人的情緒變化,王潛敲了敲桌子,“為師所說的這個“亂”,並非單指天下大亂,制度、政治、利益再分配等亂象,也都包含其中!”

“敢問老師,您說的這個“亂”,可是指變法改革?”一名學子忍不住問道。

“嗯,也可以這麼認為。”

王潛擺弄了一下衣襟,凝聲說道:

“在上古時期,因為生產力低下,人們只能依靠互幫互助的生產關係,才能保障自身的生存能力,這便是公有制。

後來,到了夏朝之前,生產力得到了提升,人們生產出來的東西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還有了很大一部分的剩餘。

正所謂,人都是有私心的。

過去大家都吃不飽的時候,還可可能會齊心協力、不分彼此,可一旦有了剩餘,人們便會想著將其據為己有。

在這個基礎上,人們發現,原來只靠奴役和剝削他人,也可以過的很好。

在生產力的推動下,原本互幫互助的生產關係,轉變成了奴隸主與奴隸的關係。

這種生產關係,一直持續到了春秋後期。

鐵器的出現,使生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到了這個時候,許多人發現,即便只靠自家一人一戶的努力,也可以生活下去。

這樣一來,人們自然也就不願意在為奴隸主賣力了,雙方的矛盾也就越來越大。

最終,各個國家為了適應發展,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經過一番變革與戰爭的洗禮,奴隸主階層逐漸消失,新生的地主、豪強階層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可以說,生產力的每一次提升,都會誕生一個與之相匹配的新型生產關係。

新舊兩種生產關係,其背後所代表的,則是兩個不同階層的利益群體。

新的利益群體想要更多,舊的利益群體不甘落幕,雙方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