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起瑤京(1 / 1)

小說:斯年如夢 作者:發條青檸

界掀起了軒然大波,讓她被扣上“癔症”的帽子。畢竟這是一個規訓森嚴的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言行舉止有著無處不在的束縛。一點出格的舉動,便足以被視為失禮、輕狂,而所謂“癔症”,不過是說辭。

自那以後,葉思楠收斂了早年的任性,開始認真地與葉斯年交流。她儘可能彌補自己之前的荒唐,與她分享詩詞與見聞,逗她開心,給她講現代社會制度和思想……然而,那些早年的胡鬧已經成了葉斯年抹不去的烙印。

多年來,葉思楠透過這些信箋和自己的探索,對這個世界的境況已瞭然於心。信中葉斯年提到皇后的侍官提及已故的李清榮,這事恐怕沒那麼簡單。

葉斯年的生母——已故的大娘子李清榮是李家旁支長女,自幼便沾染書香門第的薰陶,教養和姿容都無可挑剔。而周氏則是寒門庶女,自進府以來,就嫉妒大娘子的出身與氣度。

大娘子去世後,葉將軍奉旨北伐,府中事務由周氏主理。周氏對葉斯年天生的從容與才情心生妒意,常借“癔症”之事打壓於她,唯恐瑾年日後無法與斯年相提並論,正如她當年無法與大娘子比肩一般。

李氏在大沅朝堂之上舉足輕重,自開朝以來便植根權柄,歷代皆有人入仕,文臣輩出,多為祖輩位列三公,以治世之才聞名朝野。李氏與皇室幾代聯姻,家族中已有兩位女子入住中宮。當今皇后正出自李氏。家族之力貫穿皇室內外,堪稱穩固。朝中大臣們皆知,凡是涉及大事,李家無不參議其間。坊間甚至有“國之半壁出自李氏”之說。

官家即位以來,始終對李氏心存忌憚。儘管李家近年行事愈發低調,但官家仍逐步削弱其在朝堂中的權力。朝中重臣心知肚明,官家這是在防範功高震主、皇權旁落。

李清榮當年嫁入葉家,正值葉家軍功卓著之時。葉紹作為葉家的嫡長子,自幼隨父征戰,年少有為,深得朝廷器重。李清榮乃李氏旁支正妻長女,在家族中地位微薄。李氏這樣的世家雖聲名顯赫,其實內部分化嚴重,資源分配不均。旁支在嫡系之下步步受制,常年被忽視。彼時李清榮的父親將她嫁給葉紹,看中的不僅是葉家當前的軍功,更是押注葉紹的未來——若他日後青雲直上,旁支子女也能借此抬高身份,再不用受宗族的氣。

對葉家而言,迎娶李氏之女,則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李家的名望加持,為葉家軍功之外的門第增添了分量。如此婚事,既是李家對葉家實力的認可,也是一場各方利益的博弈。

大沅自立國以來,奉行“重文輕武”,對軍功的嘉獎向來有所保留,唯恐武將擁兵自重,威脅趙氏皇室的地位。若非此次北伐告捷,戰果顯赫,皇帝也不至於打破常規,對葉紹大加封賞。同樣的,若非此次葉紹戰功卓著、功成加爵,誰會想起出身旁支、嫁入葉府的李夫人?

如今,皇帝重賞葉紹,而李氏與葉家之間有姻親關係,這或許正是李家重新佈局的一次良機。李清榮為旁支長女,現已過世,但留下一女。這段舊情既可以被利用,又不會引起官家的疑心,甚至還能借此試探官家是否意在全面打壓李家。

正因如此,皇后特意向葉家遞來了中秋宴的請帖,意圖將葉府嫡女納入太子妃的候選名單。此舉不僅可將葉家拉入朝堂的權力漩渦,更可為太子爭得葉家的支援。

說來也奇,當今太子年已十八,太子妃的人選年年傳聞不斷,卻始終沒有下落。更令人費解的是,雖說太子才學卓絕,深得官家喜愛,但在男女之事上卻似乎毫無興致,府上連個寵姬都沒有。文武百官對此議論紛紛,猜測不斷。

總而言之,此次中秋宴非葉斯年不可。她不僅是葉家嫡女,也是皇后血脈相承的象徵。周氏為瑾年精心謀劃的如意算盤,恐怕要就此落空。

然而,有一點讓葉思楠百思不得其解。周氏這些年刻意渲染葉斯年的“癔症”之名,皇后不可能毫不知情。太子至今未婚,已令朝中眾人猜疑紛紛,如今若真要為太子選妃,為何偏偏會看中一個被傳得瘋瘋癲癲的女子?即便是為鞏固李氏與葉府的關係,這個選擇也顯得出乎常理。

無論如何,葉斯年所求的,不過是一個能夠發聲的機會。她緩緩起身,走到書桌前,藉著透窗灑下的清冷月光,鋪開紙箋,提筆開始書寫回信。

在葉思楠看來,葉斯年的才學絕非尋常閨閣女子可比,只要有機會,定能夠一鳴驚人。這場宴會本就非她不可,想來一切都會順利,斷然不會有什麼意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