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李斌拿著一根長長的教鞭,指著黑板上的圖表,深入淺出地講解AI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原理。李婉則帶著大家到田間地頭,手把手地教他們如何識別農作物的病蟲害,如何正確使用農具。他們還邀請了一些成功的農業企業家來分享經驗,讓年輕人開闊了眼界。
在培訓班的幫助下,村裡的年輕人逐漸認識到了農業的重要性,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快錢,而是踏踏實實地學習和實踐。村子裡的農業發展得越來越好,還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鄉村旅遊也逐漸興起。
一天傍晚,夕陽的餘暉灑在村子裡,整個村子被染成了一片金黃。李婉和李斌手牽著手走在鄉間小路上,微風輕輕拂過,帶來陣陣泥土和莊稼的清香。看著眼前的美景,心中充滿了成就感。李婉靠在李斌的肩膀上,輕聲說:“斌哥,多虧有你,咱們的村子才有了今天的變化。”李斌笑著摸了摸她的頭:“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只要咱們齊心協力,村子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村子的廣場上,這裡正在舉辦一場盛大的民俗節日慶典。廣場上燈火通明,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傳統服飾,像一群歡快的小鳥,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廣場的正中央,燃起了一堆熊熊的篝火,火焰跳躍著,映紅了人們的臉龐。李婉興奮地拉著李斌加入了人群,兩人跟著音樂的節奏歡快地跳著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在慶典上,李婉還發現了一些非遺文化產品,如精美的竹編、絢麗的刺繡。那些竹編工藝品造型精美,每一根竹條都被編織得恰到好處,栩栩如生;刺繡作品色彩斑斕,針法細膩,彷彿一幅幅流動的畫卷。她靈機一動,對李斌說:“斌哥,咱們可以把這些非遺文化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讓遊客既能體驗到鄉村的自然風光,又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李斌聽了,連連稱讚:“好主意,這樣不僅能豐富鄉村旅遊的內涵,還能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
於是,他們又開始著手策劃非遺文化旅遊專案。他們邀請了一些非遺傳承人來到村子裡,現場展示和傳授竹編、刺繡等技藝。遊客們可以親自參與制作,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同時,還開發了一系列以非遺文化為主題的旅遊紀念品,如印有刺繡圖案的手帕、小巧的竹編擺件等,深受遊客喜愛。
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村子裡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吸引了更多的遊客和投資。李斌和李婉也沒有忘記那些退役特種兵,他們利用自己的人脈和資源,幫助一些立大功的退役特種兵在村子裡創業,開辦農家樂、民宿等。這些退役特種兵憑藉著在部隊裡練就的堅韌意志和團隊協作精神,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一天,李斌接到了部隊的電話,原來是部隊在AI技術應用於特種兵訓練方面遇到了一些難題,希望他能回去幫忙。李斌沒有絲毫猶豫,決定暫時離開村子,回到部隊。李婉雖然有些不捨,但她知道這是李斌的使命,她笑著對李斌說:“斌哥,你放心去吧,村子裡有我呢,我會照顧好一切的。”
李斌離開後,李婉獨自挑起了村子發展的重擔。她帶領村民們繼續完善鄉村旅遊設施,修建了寬敞的停車場,改造了乾淨整潔的公共衛生間,還在村子裡設定了許多指示牌。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與更多的電商平臺合作,舉辦農產品展銷會。還積極組織村民參加各種農業技能培訓和文化活動,讓村子始終保持著活力。在她的努力下,村子裡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村民們的臉上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而李斌回到部隊後,憑藉著自己在AI技術和中醫針灸方面的知識,成功解決了部隊在訓練中遇到的難題。他還把在鄉村振興中積累的經驗和理念,融入到特種兵訓練中,提出了一些創新的訓練方法和模式,得到了部隊領導的高度認可。
雖然李斌和李婉暫時分開了,但他們的心始終緊緊相連。他們透過電話和影片互相鼓勵,分享彼此的生活和工作。他們知道,無論相隔多遠,他們都在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夏天,李斌和李婉的故事還在繼續,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書寫著鄉村振興和國防事業的新篇章,也為人們展現了AI與人類攜手共進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