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神秘組織的危機後,部隊迎來了一段難得的平靜期。這天,陽光正好,暖烘烘地灑在訓練場上,微風輕拂,像溫柔的手輕輕撫過臉龐。李婉和李斌在訓練場上並肩休息,汗水還掛在他們的額頭,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光芒。李婉望著遠方,突然嘆了口氣說:“斌哥,最近我總想起小時候在鄉下奶奶家的日子,那裡的山水可美了,漫山遍野的野花,清澈見底的小溪 。可現在聽說發展得不太好,好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裡冷冷清清的。”
李斌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遠處是一片寧靜的景象,他若有所思:“要不咱們找機會去看看,說不定能幫上忙。咱們在部隊學了這麼多本事,也該為家鄉出份力。”李婉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興奮地拉住李斌的手,她的手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真的嗎?那太好了!我早就想為家鄉做點什麼了,天天在這兒想,都快想出個洞了。”
兩人說幹就幹,向上級申請了假期,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李婉家鄉的路。一到村子,熟悉的鄉音和質樸的笑臉撲面而來,可村裡房屋破舊、田地荒蕪的景象,還是讓李婉心裡一緊。土坯房的牆壁裂開了縫,像是一張張乾裂的嘴唇,無聲地訴說著艱難;田地裡雜草叢生,幾乎看不到莊稼的影子。
村裡的王大叔看到李婉,滿臉驚喜,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婉丫頭,你可算回來了!咱這村子,這些年是一天不如一天咯。年輕人都走光了,只剩下我們這些老胳膊老腿,幹啥都力不從心。”李婉眼眶微紅,堅定地說:“王大叔,您放心,我和斌哥這次回來,就是想辦法讓村子好起來!我們一定能讓村子變回以前熱鬧的樣子。”
李婉和李斌挨家挨戶走訪,瞭解村民的需求和困難。有的村民說想發展農業,卻缺少技術和資金;有的說村裡的道路太差,農產品運不出去。晚上,兩人在李婉奶奶家的小院裡,對著月光,商討振興計劃。月光如水,灑在小院裡,給一切都蒙上了一層銀紗。李斌看著手中的資料,認真地說:“婉妹,我發現村裡的自然風光和傳統手工藝很有潛力,咱們可以搞鄉村旅遊和特色文創產品。讓遊客來欣賞美景,帶走有紀念意義的手工藝品。”李婉點頭如搗蒜,補充道:“對,再利用AI技術宣傳推廣,肯定能吸引不少遊客!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咱們把村裡的美景、美食、手工藝品都拍下來,發到網上,肯定能火。”
說幹就幹,李婉發揮自己的人脈優勢,四處奔波,拉來了投資,建起了民宿和手工藝品展示中心。李斌則帶領村民們修繕道路、美化環境,他親自拿著鐵鍬,和村民們一起挖土、鋪路,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還親自指導大家練習武術,準備在旅遊專案中增加武術表演,弘揚傳統文化。他一招一式地示範,耐心地糾正村民們的動作。
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村裡有個叫劉二的年輕人,一開始對他們的計劃嗤之以鼻:“就憑你們倆,能讓這窮村子富起來?別做夢了,我看你們就是瞎折騰!這麼多年了,多少人想讓村子變好,不都失敗了嗎?”李婉沒有生氣,而是笑著說:“劉二哥,您先別急著否定,給我們點時間,要是沒效果,您再笑話我們也不遲。我們是真心想為村子好,您就信我們一次。”
為了讓文創產品更具特色,李婉和李斌深入研究當地的非遺文化,將傳統的刺繡、木雕技藝與現代設計相結合。他們還邀請了專業的設計師,利用AI進行創意設計,讓產品既有傳統韻味,又符合現代審美。李婉拿著繡好的手帕,和設計師討論著如何改進圖案;李斌則和木雕師傅一起,研究新的雕刻樣式。
產品做出來後,銷售又成了難題。李婉和李斌再次想到了AI,他們透過大資料分析,精準定位目標客戶,在各大網路平臺進行推廣。同時,李婉還請來了閨蜜林萱,這位時尚圈達人在社交媒體上擁有眾多粉絲,經她一宣傳,村裡的文創產品一下子火了起來。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村民們都樂開了花。
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村裡的民宿常常一房難求。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紛紛加入到振興鄉村的隊伍中來。劉二也坐不住了,主動找到李婉和李斌:“婉丫頭,斌子,我錯了,之前是我眼光短淺,你們可一定要帶上我啊!看到村子一天天變好,我心裡怪不是滋味的,我也想出份力。”李婉笑著說:“劉二哥,您能加入太好了,咱們一起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人多力量大,咱們肯定能把村子建設得更好。”
在忙碌的日子裡,李婉和李斌也沒忘了享受生活中的甜蜜。一天傍晚,兩人在田野間散步,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幸福的輪廓。田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