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2月14日,下午1點五十五分,隨著深海棟樑的指令下達,所有拖曳船收錨啟航,他們按照發來的座標訊號,在方圓4公里的範圍之內分為三個小隊,拖曳船7501至7525為一隊,拖曳船7526至7550為二隊,拖曳船7551至7575為三隊,它們有序集結,組成三方合力,同時下放纜繩至龍江深海。
纜繩所使用的正是腦聯集團特製的產品,而在那頭所掛的東西則是以金屬鉻合金打造的特製三勾勾爪,遠遠望去像極了古代攀爬城牆所用的勾爪。但,它非常巨大堪比一輛卡車,散發著銀灰色的金屬光澤厚重而富有力量。
每一個金屬鉻合金打造的勾爪都足有120噸重,如此笨重也能有效的將纜繩送到一萬八千米的海底。
深海棟樑的要求很簡單,放下勾爪開船,確定勾爪在海底抓到了東西之後,停下來,等待下一步指示。
所有的拖曳船都行動了起來,一次勾不中,它們就倒車回來再勾一次,直至勾到了東西為止。
前期準備就消耗了五天時間,拖曳船太過密集,棟樑為他們劃分的可行動範圍也實在有限,他們也只能一次次試錯,在不干擾到其他拖曳船作業的情況之下,只能儘可能謹慎的一次次倒車,用勾爪去勾海底的東西。
當七十五根纜繩全部繃緊,深海棟樑發出了新的指示。
“所有船隻聽我號令,按照為你們準備好的航行方向開船就行,我的要求只有一個,把油門給我踩到油箱裡,不要浪費任何一絲動力。”
隨著深海棟樑一聲令下,海面上充斥著發動機的轟鳴,升起了成片的黑煙。
深海棟樑拿著望遠鏡觀察遠處的海面,胸口卻起伏不定,其中有激動也有憤悶。
未來就在眼前,可似乎,動力還是不足。
隨著一根纜繩逐漸鬆弛,海面上出現了大片的油膜,在陽光的照射之下五彩斑斕。
拖曳船7536號主軸被生生拉斷,已經停車。
很快,又有幾根纜繩鬆弛下來,那幾個拖曳船的主軸也沒能逃過被拉斷的命運,全部停車。
行動計劃被緊急叫停,經過統計損失慘重,75艘拖曳船都不同程度受損,腦聯集團的特質纜繩強度再高,但拖曳船的特種鋼材船體強度始終有限,第一次全功率開車就有五艘拖曳船被拉斷了主軸,十八艘拖曳船的船體被撕扯變形,近二十艘拖曳船的船尾被撕裂。
拉不動,根本就拉不動。特種鋼材的強度上限就在那裡,拖曳船的功率暫時來看問題不大,纜繩更是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一個死局。
“好像真的拉不上來呀!”
深海棟樑組織專家團隊緊急討論商討對策,海底的東西,似乎真的已與海床融為一體了,想要撬動它,得另想他法。
有專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它沉在海底那麼久,其中必然也有很多的淤泥堆積,還得考慮海底壓強,使用蠻力顯然並非上策。
也有專家表示,淤泥也是最好的粘合劑,它在海底沉了那麼久,與海床之中的淤泥肯定形成了一個真空環境,這就類似於一個吸盤,彼此已經牢牢吸附,要想撬動它,恐怕得派出機器人清淤才行,不僅僅是它和海床之間淤泥需要清理,它上面堆積的淤泥也得盡數清除。
深海棟樑怎能考慮不到淤泥問題?但是時間不在他們這邊,如果真的派出機器人清淤,將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時間,他選擇使用拖曳船硬拉,就是想力大磚飛,害怕夜長夢多。
米,這個距離放到地面上很短,放到天上也不高,但放在水下在海底卻已經逼近人力極限,什麼機器能米的高水壓之下自由控制呢?
專家可以自由地抒發自己的觀點,但現實中的難題還得深海棟樑去斟酌考慮。
誰當家誰知道柴米油鹽貴,上嘴唇碰下嘴唇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嗎?那只是能彰顯專家權威專業的一種方式而已。
深海棟樑一向務實,他不想聽那些有的沒的,擺了擺手說道:
“不派機器人清淤,蛟龍五號進行行動前除錯,明天入海安裝爆破裝置!”
此言一出,與會專家面面相覷,都有些不安,爆破裝置是終極方案,是不得已的選擇,一旦啟用,必然會引起強大的輿論反響,這對於盛國的國際聲譽來說將非常不利。如此就要啟用爆破裝置是不是太過草率了些?
“就這麼定了,蛟龍五號明天給我除錯完成。”深海棟樑最終決策。
散會後,深海棟樑直接組織盛國最高會議,向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