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棟樑有些顫抖的拿起了身邊的話筒,言語中充斥著激動和興奮。
“拖曳船隊動力全開,一鼓作氣,加速,加速。把油門給我踩到油箱裡。”
而,就在深海棟樑指令剛剛下達的剎那,那七十根深探海底繃緊的纜繩探出水面上的部分竟然出現兩米左右的向後位移,緊接著海面上便出現了大量的油膜痕跡。
“發生了什麼?出事了?”
深海棟樑一臉的狐疑,拖曳船長的反饋很快便傳到了指揮中心。
“報告,出事了。”
“什麼事?慢慢說,剛剛發生了什麼?”
船長們反應,在剛剛好像在船尾後面出現了一股短暫而急促的強大拉力,這種拉力的突然出現就如同急速行駛的汽車踩下了急剎,拖曳船上所有作業的人都幾乎被突然出現的慣性甩飛了出去,很多人都有受傷,但問題也都不算嚴重。
剛剛的事故已經致使十六艘拖曳船的尾部徹底撕裂,纜繩已經很難在這十六艘拖曳船上找到很好的受力點,這十六艘拖曳船隻能飲恨退出戰鬥。
行動被緊急叫停,深海棟樑和專家團隊一遍又一遍的觀看著剛剛的事故畫面,分析事故的原因。
毫無疑問,剛剛出現的反向拉力非常的蹊蹺,就好像彼此拔河的雙方,在勢均力敵之際,對方突發爆發狠狠地拽了一下。
“難道是因為纜繩的韌性嗎?在訂製這批產品的時候我們考慮過韌性指標,會不會是因為拉力達到了纜繩的極限,觸發了韌性機制。”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質疑。
腦聯集團的產品確實非常優秀,特製的纜繩確有這種韌性機制,能防止纜繩突然崩斷對周圍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破壞,但深海很清楚,這並非主因,韌性機制剛剛確實是觸發了一下,如果沒有觸發,僅是剛剛那股強大的反向拉力恐怕就會有十幾艘拖曳船就此散架解體。
但能觸發纜繩韌性機制的那股強大的反向拉力才是應該著重分析的重點。
深海棟樑將反向拉力產生的瞬間剪輯了下來,並迴圈播放,好一會兒,他才問道:“你們說,這股突然爆發的反向拉力像什麼?在反向拉力爆發前探出水面的纜繩出現了兩米左右的向前位移。”
專家們面面相覷,都沒有作答。
站在一邊的王少將似乎有所看法:“棟樑,我怎麼看這好像都是準備發力的前搖。我是個粗人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你說的對,是準備發力的前搖,有兩種可能,一,當海底的東西被拖出了原來的位置,在之前的位置可能形成了空腔效應,那裡可能形成類似了漩渦一樣的東西,極具吸附力被拉出來的東西又被吸了回去,二,……”
深海棟樑剛要繼續,咔的一聲會議室便陷入了一片黑暗。
很快便有人前來彙報。
“棟樑,電子裝置完全失靈。”
“什麼?備用發電機呢?核電池組呢?”
“全部失靈無法啟動。”
“怎麼可能?”深海棟樑莫名其妙:“先散會,大家有序退場,甲板集合,水兵前方帶路。”
龍江五號是盛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全封閉的設計理念,全電推動也意味著它的脆弱,一旦全艦停電,它那巨大的體量就是一座巨大的海上迷宮,要是不瞭解內部設計,想走出去幾乎不現實。
但,他們都受過專業的培訓,知道在如此緊急狀態之下該如何緊急自救,各部門自發救援,他們如同貪吃蛇一般,後人搭著前人的肩膀,如同一條條小蛇在黑暗深邃的走廊裡有序撤離。
深海也在其中,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撤離才終於來到龍江五號的甲板,吸到了第一口新鮮空氣。
斷電之後,通風系統全部宕機,船艙裡是又悶又熱,重見天日每個人都已大汗淋漓。
擦掉額頭上的汗水,深海棟樑將目光投向了遠處的拖曳船隊,電子裝置全部失靈並非個例,拖曳船隊也都全部停車宕機。
深海棟樑下令道:“各部門清點人數,是否還有人還留在船艙內部沒有出來?水兵準備隨時緊急救援。”
“旗語手,向拖曳船隊發旗語,既然電子裝置失靈,所有拖曳船手動下錨駐泊原地待命。”
“衛星通訊裝置是否能再次啟動?”
“不行。”
“沒事,如果總部看見了,他們會知道我們需要什麼的。”
……
於此同時,龍江海域前沿,對峙的雙方艦隊都緊張無比,電子裝置突然失靈,這對於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