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既然話都到這個份上了,我還真有幾個問題想問問您。”
“老哥,您說。”
“老弟,咱也沒辦法仔細的去調查或者去探究一些事情的真相,我想問你,就是那些刷‘和我月薪三千有什麼關係’的壞東西,數量真的就那麼大嗎?為什麼總是能看到他們的評論而且還都是高贊評論。”
“老哥,那種喜歡評論‘和我月薪三千有什麼關係’或‘拋開事實不談’的人確實有,但真的不多,和我國網民龐大的基數相比等同於螢火於皓月。”
此言一出,直播間裡的所有人都會心一笑,李彪終究也和普通人沒啥區別也是會記仇的。
“老哥,相信我那樣的人絕對不多。只是他們的反智言論更能吸引眼球和關注罷了。
還有,就是當您看到他的點贊數遠遠大於其他評論時會不會也想順手點一下?這就叫從眾心態。
事實上,那樣的人在廣大的網民基數中屈指可數,區別就是他一個人可能有一百部甚至是一千一萬部手機。
他可以利用這些手機為自己點贊,並以評論的方式,用極盡諂媚之言認可自己的觀點,給自己的觀點掩護、配合,甚至佐證。以自己認可自己的方式,在網路上營造多人認可的假象,這種情況就屬於網路矩陣宣傳。當然,他們背後是一個團隊,彼此互相配合攻城掠地,三塊錢一個帖子,10個點贊3毛錢,這些大家應該都知道的吧。
老哥,我很理解你,因為愛之深才會恨之切,所以你會用你理解的偏中性的言論進行情緒的宣洩。
當然,這種情緒是會傳染蔓延的,如果無法看透本質,顯而易見會有很多很多人受此影響,他們可能就會淪為他們的棋子,自發加入這種陰陽怪氣的反思輿論浪潮之中。說的直接一點,不帶任何冒犯之意,那就是:為人鷹犬,自帶狗糧。老哥,我說話比較直接您別介意。”
“我沒介意,真沒介意,你說的很對,我還納悶呢,為什麼我刷‘和我月薪三千有什麼關係’總是得不到點贊和評論認可,原來,他們是有團隊配合的。目的就是打擊我們的信心。”
“對,就是為了傳播負面情緒,人為放大個例事件!其實,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有時候放下手機出去轉轉,你可能會在路邊看到嬉戲的孩子,看到下棋的大爺,或者跳廣場舞的大姨。老哥,你告訴我,哪一個才是你真正的生活?是近在眼前的嬉戲的孩子,下棋的大爺跳舞的大姨,還是那在網上炒的火熱飛起的負面個例事件。”
“毫無疑問,是前者。”
“那就對了,那些髒東西本就是帶著任務來的,他們是有錢賺的,給他們太多的關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你不就是被他們利用了嗎。”
“老弟,你說的有道理,那你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對付這些噁心的髒東西。”
“對噴肯定不是上策,最好的方式就是無視他,無視就是最大的蔑視,如果你忍不住關注,如果說那些負面言論已經影響了你的心情,老哥,聽我的,放下手機出去轉一轉,真實的世界就在眼前,真善美就在身邊。”
“老弟,我還有個問題你再給我分析分析,說實話我很焦慮。”
“老哥,您說吧,我儘量幫你回答問題。”
“為什麼現在某些專家的言論總感覺差了那麼一點意思。老弟,我真的很焦慮,你告訴我,我們的人才是都是那樣的還是不是那樣的。”
笑了笑,李彪回道:“老哥,其實問題很簡單,我分兩部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不否認確實是有些人掛著專家的名號在招搖撞騙,但是絕大多數專家確實是有真本事的。其次,老哥,你認為真正的專家會天天上電視?會天天發影片?會天天釋出一些明顯反智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博關注博流量嗎?真正做實事的真有這麼多閒工夫嗎?我不否認有些專家的屁股本來就是歪的,他們就是靠流量變現吃飯的。再結合咱們上面說的,那些帶著任務領狗糧的髒東西會向你我展示一個正常正面的專家形象嗎?顯然不會。他們不是對某些真專家斷章取義,就是會真正迎合那些靠流量吃飯的偽專家進而為你營造了一個專家水平不高的假象,目的還是為了打擊全民信心。
當然,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真的感覺某些專家的言論甚至還沒有還在上小學的孩子說的話有深度有水平,但捫心自問,是他的水平降低了還是孩子們的水平提高了呢?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正是教育水平提升了嗎?以前的文盲和現在的文盲概念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