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彪悍。
蠻人其實與齊人、周人一樣,面貌膚色並無不同,可能幾千年前也是同出一脈,只是生存的環境不同,習性不同罷了。
雖然蠻族毗鄰蜀地,但因道路險阻、路途遙遠極少北上,大周時期更是遣使臣服,後天下分南北,蠻族才開始蠢蠢欲動。畢竟這蠻族並不是靠劫掠為生,百萬南疆百姓也是以種田、狩獵過活,與南齊北周無異。
蠻族共有六洞一寨七部兵馬,以“地龍洞”為首,各部勇士少的一兩萬人,多則四五萬人,今日入侵南齊的便是其中的一寨“禿梟寨”。
南蠻本只有六洞,每次出兵南齊,六洞便各派些兵馬湊個萬餘人,再選派將領統一指揮到蜀地劫掠,不過卻是襲擾為主,不敢深入蜀地,畢竟只是拿了北周的錢財幫北周騷擾南齊而已。
前些年南疆出了個強人,鼓動了已經集結的六洞兵馬,建立了禿梟寨,成了與六洞平起平坐的勢力,並將南疆通往蜀地江陽的東部要道控制了起來。
這禿梟寨離蜀地最近,對蜀地的侵擾也最頻繁,實力也越來越強,隱約已有與地龍洞爭雄之勢,投靠禿梟寨的六洞勇士越來越多,畢竟掠奪才是積攢財富最快的方法。
近些年蠻族的入侵幾乎都是禿梟寨所為,而此次傾巢而出怕是要攻城掠地了。
亦、邢二人躍下石牆衝向蠻族軍陣,瞬間便被數十蠻兵包圍。
彭桓一見計成,便下令堡裡的弟兄滅了石牆上的火把,掩蔽身形開始射殺,只聽得利箭破空的嗖嗖聲,圍著亦邢二人的蠻族戰士紛紛倒地。
這黑夜中無火把照亮,蠻族將領根本看不清是彭桓率眾獵戶在放冷箭,以為是那被圍的二人武功高強,便又增派士兵圍剿,這正中了彭桓下懷,只怕箭矢不足。
亦天航與邢宗良被圍,二人本想著這應是一場惡戰,早做好了腳底抹油的準備,剛剛斬殺了近身的十數名蠻兵,外圍的幾十蠻兵便被彭桓等人射殺了,可以說是箭無虛發,二人只盼這手中火把能多燃些時候。
在眾獵戶射殺了近百蠻兵後,那蠻將也反應了過來,急忙下令眾軍後退,但是軍陣移動哪比得過亦、邢二人迅捷。
亦、邢二人見計謀已洩,飛身便往蠻陣中闖,火光所到之處,箭到人死,這蠻軍也亂了陣腳,只一會功夫便又被射殺了數十人。
亦天航與邢宗良闖入蠻軍戰陣,劍起刀落收割著人頭,要說江湖人碰上訓練有素的軍隊根本就討不到便宜,只護蜀軍百名劍盾步兵就能將亦、邢二人逼的束手無策。
今夜這二人算是撿了個大便宜,眾蠻兵已經被暗箭殺得人心惶惶、軍心渙散,哪還記得結陣迎敵。
那蠻將見再無舉措將有潰敗的可能,便急了眼驅馬奔向亦天航、邢宗良,眨眼功夫已到亦天航身前,勒馬舉刀便砍。
亦天航早已留意,哪會讓蠻將得手,揮劍迎上砍來的蠻刀,只聽“錚”的一聲響,那蠻將手握斷刀,低頭看著肋下汩汩直流的鮮血便一頭栽下馬去。
亦天航握著滿是鏽跡的流光劍愣了神,暗道:“這寶劍頭一遭與人兵刃相碰,竟然如此堅韌鋒利,果真是削鐵如泥的寶物!得空好好打磨一下,這賣相著實差點。”
周遭的蠻兵一見主將戰死,瞬間便炸了窩,丟盔棄甲各自奔逃,外圍蠻兵見陣中大亂,便也開始潰散。
彭桓見此局勢大喜過望,率領眾獵戶急衝了出來,竟是要乘勝追殺這些蠻族潰軍。
亦天航與彭桓等人沿山路追擊蠻兵,遙見山下軍寨火光四起、殺聲不斷,知是護蜀軍陣腳未亂尚未潰敗。
亦天航心生一計,向彭桓說道:“彭兄,山下南齊守軍得有千餘人,蠻族敢強攻軍營必有十足把握,只怕蠻人不會少於兩千之數,我等百餘人前去如同飛蛾撲火,不如利用這幾百潰軍衝亂敵陣,我等隱於林中多舉火把,更以強弓齊射,佯裝江陽援軍擾亂蠻族軍心,到時我與邢兄便可趁機去取敵將首級,若是堡中老弱能盡數前來,舉近千火把,事可成也。”
彭桓聽後極為振奮,一拍亦天航肩膀,咧嘴說道:“好!好!亦兄弟果然是我輩之俊傑,不但武功出眾,這計謀也極秒,我這就安排,讓堡內的爺叔嬸子們每人帶幾個火把過來,風石堡百餘戶,除卻孩童可用之人三四百,一人舉兩個火把,足夠震懾山下的蠻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