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江湖的風波總是讓人始料未及,白安秋便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經歷了幾番驚心動魄的江湖風波後,他滿身疲憊、傷痕累累地返回了自己的宗門。然而,生活的節奏並未因此而停滯,反而在這片清幽之地重新找到了平衡與寧靜。
回到天元學宮的第一天,白安秋便被大先生安排到了一處行院後的竹林中養傷。這片竹林位於學宮的深處,少有人往,靈氣四溢,環境優雅,宛如人間仙境。在這裡,白安秋可以暫時忘卻江湖的紛爭,靜下心來調理身心。
莫寒經過數月的遊歷,歷經了無數的變故與磨難,也曾經面臨過生死存亡的考驗,但她從未向命運低頭。成長不少,有所感悟,一回師門就閉了關。
每天白安秋都會按時服用丹藥,按照學宮先生們的指導進行身體調理和脈絡疏通。同時,他也會利用這片寧靜之地,沉浸於武學的修煉之中。無論是錘鍊身體還是提升內力,他都一絲不苟,力求達到更高的境界。
畢竟他知道這個江湖,厲害的高手比比皆是。
原本以為趙無極、蘇輕風等人已經夠強了,更有地獄道幽冥行者這種宗師級別的高手,已是他這一路來遇到最強的敵人了,可在青山鎮遇到的那五個黑衣人,每一個都不弱於趙無極、幽冥行者的武功水平,更有戒律堂長老那般,一人一招“不動明王”輕鬆應戰五個黑衣人這樣的頂級高手。
小半月的清修,白安秋也對自己這段時間在江湖的經歷進行了反思覆盤。他意識到,江湖之路並非想象中那般一帆風順,要想在未來的挑戰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和智慧。於是,他開始系統地學習學宮中的各種武技和心法,不時還找在院中的師兄切磋一下,努力將所學應用於實戰之中。
除了修煉和養傷之外,白安秋也沒有忽視宗門中的課業學習。他深知,作為天下第一書院——天元學宮的弟子,不僅要擁有強大的武力,更要有深厚的文學底蘊。練功之餘,他也同樣學習課業,虛心受教,不斷汲取新知識。
學宮不愧是天下第一書院,不管是典籍還是域外密文應有盡有,白安秋也藉此瞭解了不少之前從未了解過的文學世界。
“琉金朝的典籍?”有東洲城一役的緣故,白安秋拿起一本記載百年來琉金王朝發展與秘聞的書籍,細細觀摩起來。
一讀便是七日。
期間大先生曾來看望過他,跟他講了一些早年間他在琉金王朝遊歷時遇到的趣事和風俗習慣。白安秋聽得入神。
他也藉機向大先生問了一些關於天武王朝和琉金朝的之間的歷史故事,這一講課,又過了三日。
大先生離去之前,給了他另一本書籍,比琉金朝的典籍還要厚得不少。
“赤月部落的書籍?”洛玉城正在遊歷的國家——赤月部落。位於天武王朝與北虜王朝之間的一個部落國家。
字型是一種白安秋並不熟悉的字型,赤月文。
白安秋又是花了小十天時間,求教了學宮裡識得赤月文的先生和師兄師姐,學習了一些赤月文,然後孜孜不倦地品讀大先生推薦的那本赤月部落的典籍。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安秋的傷勢也好了七八成,他的實力也在穩步提升。《素光御心訣》也從第一重大成提升到了第二重中期,將他的丹田池海擴大了一倍不止。這段清幽的竹林時光不僅讓他得以休養生息,更讓他將狀態調整到巔峰。
在竹林中養傷的日子裡,白安秋結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內外門師兄弟。他們共同修煉學習、探討武學心得,相互鼓勵進步。這些友誼不僅讓白安秋感受到了宗門的溫暖和關懷,也為他之後的江湖之旅增添了不少色彩。
除了修煉和交友之外,白安秋也積極參與宗門的各種活動。反正有他忙活的,不論是一年一度的詩詞寫作大賽還是政治改革策略研討,他都全力以赴、表現也十分出色。
一首《石灰吟》、一首《將進酒》讓白安秋在江南讀書人中名聲大噪。
如今學宮詩詞寫作大賽,以一首《水調歌頭》技驚四座,力壓眾多學院師兄弟。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好詞!”
“妙哉妙哉!”
“不愧是學宮內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