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死存亡。
五日前,鎮東大將軍帶領五萬新兵到達東洲城,與守城大軍會師。
大軍休整兩日,與敵軍發生過一次小規模戰鬥。
新兵潰不成軍,退守東洲城。
一戰,天武王朝軍隊死一百有二,傷四百餘人。
敵軍氣勢更盛,往前推進三里,已然兵臨城下。
鎮東大將軍帳房中。
此役一敗,早已經讓這幫新兵軍心渙散,無力再戰。
“駐守東洲城的老兵還有多少?”鎮東大將軍李雲飛問道。
“稟將軍,駐守東洲六萬邊關大軍,抗戰一十六天,死三萬,傷六千餘人,剩下能戰的,不過兩萬四千人!”
“這半月,我城戰績如何!”
“敵人號稱有十萬大軍,已跟我們交戰五次,勝三次,敗走兩次,死傷預估一萬人左右。”一個身材魁梧,長相粗獷的將軍說道。
“報!敵軍往前又推進了一里地,距離東洲城,不足五里!”
“斥候再探!”鎮東大將軍下令道。
東洲城破,身後十六洲危矣。
“莫寒姑娘,可有退敵之法?”鎮東大將軍初來,聽聞學宮派了最出色的弟子前來協助,不由得也徵求下莫寒意見。
學宮。
天下學子追求嚮往的聖地。
但學宮可不僅僅只是一群腐儒讀書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天下武學,兵法陣法,那可都是學宮拿得出手的傑作。
莫寒,學宮第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排名第二。
“學宮儒聖曾言,兵者,詭道也。”莫寒看著沙盤作戰部署,“敵軍此時鋒芒正盛,我軍不敵,應避其鋒芒,另行其事。”
“願聞其詳!”鎮東大將軍聽莫寒這般說辭,抱拳拱手道。
“練兵!”
眾人不解。
“眼前大金兵臨城下,敵人不會給我們練兵的時間,這可如何是好?”有一大將問道。
“我有一計,可讓琉金大軍暫緩攻城。”
眾人驚喜。
“大將軍,暫行你將軍之職!”莫寒看著沙盤上的地勢,分析起來,“左將軍,你帶領東洲城五千老兵,在城外天峽嶺半山腰待命。左翼先鋒官,你領五千新兵埋伏在山頂,他們殺敵不行,偷襲推石,沒有問題。”
“是!”
“末將領命。”
“切記讓斥候先探,百米一人,謹防行蹤洩漏,確保此計可成。”
莫寒繼續分兵發配,“右將軍,你帶一萬老兵迂迴至另一側待命,見我訊號,大軍包抄殺出。”
“是!”
“切記,此計可成,窮寇莫追,萬不可深入。”
“領命!”
“接下來,就是大將軍你出場了,你帶一萬東洲城守軍佯裝新兵,正面迎敵,一個回合不敵,便鳴金收兵,誘敵深入。只待那耶律楚率軍追至天峽嶺,左將軍早已埋伏在此地,從山谷中滾石落木,右將軍側翼包抄,殺他個片甲不留。”
“妙哉!”鎮東大將軍誇讚道,“眾將聽令,依計行事!”
“諾!”一聲吼嘯,響徹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