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兩個孩子(2 / 2)

啊!

他從來都是一個合格的孩子,是我不配做他的母親……”

呂后在一旁回憶著,過去的一樁樁事情,都重重地回擊在呂后的心上。

聽了呂后的哭訴,蘇雲的滴滴淚花也因苦澀而變得沉重,從眼角匯聚,流下……

順著臉頰流下……

……

代國。

和京城中沉重的氛圍相比,代國簡直猶如天堂一般。

這些年來,匈奴一直西征,幾乎沒有再騷擾過漢朝的邊境。

雖然這些年匈奴沒有再侵擾邊境,可劉恆從來沒有放棄過對匈奴的探查。

不得不說,匈奴的冒頓單于是一位英主,透過不斷的西征蠶食大月氏,又陸續攻克了西域諸國,匈奴的版圖已經得到了大幅的擴張。

,!

劉恆知道,漢匈之間的大戰就要不遠了。

他從來沒有鬆懈過一刻,一直在積極發展生產、備兵訓馬,以防匈奴的入侵。

在劉恆的不懈努力下,代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劉恆用實力證明了不是代國差,而是之前的國君菜。

公元前187年,代國就迎來了一次大豐收,劉恆覺得,老百姓今年一定可以過一個好的生活。

為了明年能有一個好收成,劉恆便下令減免田租,希望能把惠民政策落實到實處。

可劉恆很快就發現,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此變好。

依然有很多災民難民,許多老百姓還是吃不上糧食,即便好一點的家庭,手中的糧食也很難熬過這個冬天。

於是劉恆就問舅舅薄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大豐收,還減免了田租,老百姓的生活依舊過的不好呢?”

舅舅薄昭感覺無比欣慰,外甥劉恆小小年紀能察覺到這一點,屬實不易。

“你作為一國之君,覺得減免田租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實則不然。

你的政令下給的不是百姓,而是下面的層層官員,真正將政令落實到地方的,還是下面的層層官員。

官員都是有私心的,他們見今年大豐收,就覺得多增收一些賦稅,老百姓也不會被餓死,官府也不會查出來什麼。

雖然不會徵收農業稅,但他們可以從其他方面,徵收各種各樣的稅。

比如百姓每年要為國家服一定的勞役,這會大大減少他們在田間工作的時間,從而降低收成。

另外,還有人頭稅、苛捐雜稅等等。

因此,並不是說減免田租,老百姓就能過上好的生活;不是說減免田租,就會成為百姓口中的好君主。

有些時候錯誤的政策,反而會加重百姓的負擔。

只有親自考察過後,才能體會到老百姓真正的苦,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更加合適的政策,這才是一代仁君應該具備的合格品質。”

薄昭講了那麼多,就想告訴劉恆一個道理:萬事都要親自考察過才能下結論,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見解;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政策。

而劉恆不僅記住了舅舅薄昭的話,更是從中領悟到了更深的一層。

這天下的老百姓不僅要承受田畝稅,還有勞役、人頭稅、苛捐雜稅等等,劉恆是真真正正的體會到了老百姓的苦。

他將舅舅的話牢牢地記在了心中,同時也發誓,一定會將惠民政策,落實到代國的每一位百姓手中!

:()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