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還未亮透,我與郝絃音就已登上了一輛裝飾樸素的馬車。
隨著車伕一聲輕喝,馬兒撒開蹄子,拉著我們極速前行。
此時的道路異常安靜,除了那有節奏的“噠噠”馬蹄聲外,唯有秋風不時吹過,卷落漫天枯黃的樹葉,飄飄灑灑地落在地上。
就這樣,馬車一路疾馳,大約奔跑了足足兩個時辰之久,才終於在一座巍峨高山的山腳處緩緩停住。
我倆迫不及待地下了車,抬眼望去,但見遠處那紅瓦白牆的建築錯落有致,宛如一幅寧靜祥和的畫卷。
而那些從各家各戶煙囪中升騰而起、虔誠平和的青煙,則如同薄紗般在空中悠悠飄蕩,給整個畫面更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這座名為普渡寺的古剎,坐落在雲霞峰高聳入雲的半山腰之上。
這裡山勢險峻,山谷幽深,宛如大地裂開的一道巨大縫隙。
如果是在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時節前來踏青遊玩,則必定能夠目睹漫山遍野生機盎然的景象。
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奇鬥豔,枝頭的鳥兒歡快歌唱;綠樹成蔭,枝葉茂密繁盛,讓人賞心悅目,陶醉其中。
然而此刻正值初秋時分,昔日鬱鬱蔥蔥的草木已然開始凋零枯萎,落葉滿地堆積,徒增了幾分蕭瑟與淒涼之感。
我和郝絃音手挽著手,互相扶持著艱難地攀爬上一級又一級高高的臺階。
當我們氣喘吁吁地抵達普渡寺門口時,卻發現偌大的寺廟外頭竟然只有一個年紀尚幼的小沙彌正手持掃帚,專心致志地清掃著地面。
四周靜悄悄的,沒有絲毫喧鬧之聲,透出一種清冷孤寂的氛圍。
沿著光滑的石板路繼續向裡走去,很快便進入了寺院內部。
只見一株株古老的樹木直插雲霄,遮天蔽日;青石板鋪就的小徑下方,佈滿了厚厚的青苔,彷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
一陣涼風吹來,片片金黃的葉子紛紛揚揚飄落而下,發出輕微的“簌簌”聲響。
與此同時,那高高翹起的簷角上所懸掛的青銅鈴鐺也被風輕輕吹動,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噹聲,在這靜謐的環境中迴盪不息。
穿過庭院,我們緩緩走過一座造型古樸而莊重的高大香爐。
那香爐高聳入雲,彷彿直插雲霄一般,散發出陣陣清幽的香氣。
我們懷著敬畏之心,點燃了手中的香燭,輕輕將它們插入香爐之中,嫋嫋青煙升騰而起,宛如雲霧繚繞,給整個氛圍增添了幾分神秘與莊嚴。
做完這些,我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佛殿。
一踏入佛殿,一尊巨大的金身佛像立刻映入眼簾。
這尊佛像高達數十米,通體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顯得格外耀眼奪目。
它巍峨矗立在殿堂中央,猶如一座不可撼動的山嶽,散發著一種令人心生敬仰的威嚴氣息。
佛像的面容慈祥溫和,一雙慧眼微微低垂,似是在默默關注著世間萬物。
那慈眉善目之間透露出無盡的慈悲與寬容,彷彿能夠包容一切眾生的過錯和苦難。
佛像就這樣靜靜地俯瞰著下方的眾生信徒,給予他們心靈上的慰藉和指引。
我和郝絃音並肩走到佛像前,一同跪在柔軟的跪墊之上。
我們雙手合十,緊緊閉上雙眼,開始虔誠地祈禱。
我的心中默默地念叨著:“佛祖啊,請您保佑我的外婆早日康復吧!讓她擺脫病痛的折磨,恢復健康。”
”也希望外公外婆能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一直陪著我!”
“希望小白在那邊好好的!”
在這靜謐的時刻,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如此寧靜祥和,只有我們內心深處的祈願在空中迴盪。
祈福結束後,我與郝絃音緩緩地走出大殿。
陽光灑落在身上,帶來些許溫暖,但我們的心緒卻並未因此而輕鬆起來。
就在剛剛走到大殿門口之際,一陣低沉而莊重的聲音從背後傳來:
“多行善舉,必能得償所願!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那是正在殿內修行的大師所言。
我們聞聲轉過身去,朝著那位大師恭敬地行了個禮,表示對其教誨的感激之情。
行禮完畢後,我們便沿著來時的道路開始返程。一路上,微風輕拂著臉龐,兩旁的松柏鬱鬱蔥蔥,彷彿在向我們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不知不覺間,我們已來到了山腳下。遠遠望去,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