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空仍是一片灰濛濛的景象,尚未完全亮起。
整個村莊都被一種雜亂無章的喧鬧聲所籠罩,彷彿有什麼大事正在發生。
我努力地從睡夢中掙扎著起身,心中充滿了好奇與疑惑,迫切想要弄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此時,只見外公已經穿戴得整整齊齊,他正有條不紊地整理著那個裝滿各種草藥的藥箱。
而另一邊,外婆也沒有閒著,她手腳麻利地忙碌著,將家中能夠食用的物品一股腦兒地裝進一個大大的揹簍裡。
看到這番情景,我連忙開口問道:
“這究竟是怎麼啦?”
外婆停下手中的動作,抬起頭來看著我說:
“孩子啊,附近好幾個村子遭受了洪水災害,糧食顆粒無收,引發了嚴重的饑荒。”
“這不,咱們村子一下子湧進來好多難民呢!”
“村長已經在村裡槐花廟前的那片空地上搭起了救援帳篷。”
“還號召每家每戶都獻出一份愛心,能出錢的出錢,能出物資的出物資,幫助那些可憐人度過難關。”
“等會兒你幫外婆把這些吃的還有藥材一起送到槐花廟去。”
“我跟你外公商量好了,他先出去四處轉轉,瞭解一下具體情況。”
“畢竟這種大災過後,最怕的就是瘟疫橫行,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防範措施才行呀。”
還沒等外婆說完,外公便早已背起藥箱匆匆出門了。
我和外婆深知時間緊迫,一秒鐘也不敢耽擱,急匆匆地扛著、揹著各類物資朝著槐花廟趕去。
當我們好不容易抵達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
只見槐花廟前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全都是從各地逃難而來的人們。
他們之中既有白髮蒼蒼的老人,又有年幼懵懂的孩子;
有的人疲憊不堪地背靠牆壁而坐,有的人則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還有的人像狗一樣趴在那裡,每個人都是一副狼狽不堪的模樣。
這些人的頭髮亂成一團,臉上滿是塵土,早已看不清原本的面容。
而那此起彼伏的哭聲與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彷彿形成了一曲悽慘悲涼的樂章,迴盪在整個空間。
正當我們有些不知所措的時候,村長迎了上來,他一臉焦急地對我們喊道:
“現在情況緊急,光靠你們兩個可不行啊!咱們還得多找幾個人來幫忙才行。”
“有人得負責熬粥給大家充飢,還要有人維持現場的秩序,另外還得把物資發放到每一個需要的人手中。”
聽到這話,外婆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大聲說道:
“我們幾個老婆子可以幫忙熬粥!”
說著,她回頭招呼起村裡跟她年齡相仿的幾位婆婆一起行動起來。
這時,熟悉的聲音響起,我抬起頭,發現說話的竟然是任子詹。
只見他帶著書院裡的一群學生和老師們快步走了過來,並堅定地表示:
“我們來負責維持這裡的秩序吧!”
緊接著,郝絃音也一路小跑來到我們面前,氣喘吁吁地說道:
“那我們就來承擔發放物資的工作!”
看到大家如此踴躍地挺身而出,村長感動不已,他深深地向眾人鞠了一躬,感慨萬分地說道:
“真是太好了!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老朽在此多謝各位相助了!”
說完,村長又是一揖到底。見狀,我們紛紛回禮,表示這都是應該做的。
就這樣,一場緊張而有序的救援行動迅速展開。
大家各司其職,忙得熱火朝天……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一上午努力,難民們的狀況終於得到了初步控制,局勢基本上算是穩定了下來。
我如釋重負般長長地舒出一口氣,然後拖著那早已疲憊不堪、彷彿被抽走了所有力氣的身軀,緩緩地靠在了廟宇內一棵粗壯的老槐樹上。
正當我準備閉上眼睛稍作休憩時,突然間,一個溫柔聲音傳入了我的耳中:
“忙活了整整一上午都未曾進食進水,快來先喝上一碗熱乎的粥吧。”
我聞聲望去,只見任子詹正朝著我所在的方向徐徐走來,他手中穩穩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香粥,臉上掛著一抹溫暖人心的微笑。
然而就在這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
郝絃音像是變戲法似的突然從某個角落裡蹦了出來,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