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拉王文旭入夥後,汪家仁顛顛地跑去和帶頭大哥孫德林做了彙報。
至此,孫德林四人小團伙正式成立。不過,也因為汪家仁的這個舉動,團伙之間沒有彼此的瞭解和信任,也為日後暴露留下了伏筆。
既然隊伍壯大了,4人就在汪家禮小破屋裡聚集了。這4個老漢加起來都超過100多歲了,就連年紀最小的汪家禮也37歲了。
雖然都清楚被抓後的下場,也知道後果是什麼,不過都窮瘋了,顧不上考慮了。
不過,作為大哥的孫德林卻很謹慎。4個人一商量,就由他負責策劃指揮,所有人都歸他調遣。
最後決定下手的時候由他衝鋒,汪家仁負責找目標和踩點,收集有用的情報。汪家禮有駕照有車,他就負責開車接送和逃跑。
而這個年紀最大的王文旭,因為年齡原因就負責接應和外圍。
這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幾人就決定正式動手了。根據最後的判決書記錄,幾人光1992年就作案3起,不過這個數字遠遠不止。
因為年份跨度較長,他們做的案子大多自己都記不清了,再加上好多受害人怕報復都沒有報警,警方能確定的就是三起。接下來就說一下這一年的三起大案。
1992年11月10日早晨5點,汪家禮偷了一輛二手車,拉著4人,就朝著瀋河區東濱路的一個目標人家出發了。
到地方以後,幾人並沒有著急動手,在目標家樓道下面埋伏著,等目標出門。這家的主人剛一開門,幾人就衝了進去,把他控制住了。
這一次搶了3萬多塊和一條金項鍊。不過,因為對王文旭不是很信任,加上覺得他沒有什麼用,只給了他3000塊和那條金項鍊,剩下的部分其餘三人均分了。
第一個案子算是試水了。
第二個案子,他們盯上了攜程的一個大老闆,本以為是個大戶,能摟個大的。
幾人凌晨4點就來到了目標家外做準備。孫德林先是轉悠了一圈,最後發現家裡黑咕隆咚的,裡面也沒什麼動靜。
最重要的是,這家陽臺的窗戶沒關,這就省勁了。他跟其他哥幾個打了個招呼,就順著窗臺爬了進去,從裡面開啟了門。
結果卻鬧出了笑話,這個汪家仁踩點踩得稀碎。開燈以後發現,這個所謂的大老闆家裡是家徒四壁,家裡是一點值錢的東西都沒有,屋裡堆了一大堆雜物,結果連個茶几都沒有。
大老闆兩口子直接睡在剷車的墊板上,這給孫德林氣夠嗆啊。“你這個老闆是真牛叉呀,連個床都買不起嗎?第一次見過比汪家禮過得還磕磣的!”
那個火氣直接就竄到天靈蓋了,拽起來倆人就一頓大罵,最後翻出來不到1000塊錢,幾個人就氣呼呼地走了。不過,這個大老闆最後也沒有報警。
隨後,幾人還是用同樣的方式做了很多起類似的案,不過都沒弄到什麼大錢。
孫德林琢磨了幾天,覺得這樣不行啊,再這麼下去又返貧了,是時候做出調整了。
孫德林就把幾人攏到一起開始總結,最後發現,作案多起沒有收穫的主要原因是汪家仁收集來的情報不靠譜。
這哥們每次踩點都是糊弄自己,又不想多走路,商場隨便找一個看著像有錢的目標,跟到人家附近,記住地址就走,連周圍環境都不注意,甚至都不會問一下鄰居這個人的情況。
“孫德林很生氣,就開口說道:‘讓你踩點你都嫌累,你說我們還能指望你點啥?你是不是就只會伸手分錢?說,是不是不想好好幹?再這樣不行你就滾犢子!”
畢竟他比孫德林還大好幾歲呢,被孫德林這麼一通罵,汪家仁也覺得臉上有點掛不住,非常對不起大家。從那以後,他就開始認真地踩點,很用心地記錄目標的一切情報。
過了幾天,他就盯上了一個老中醫。這個行業當時可以說是日進斗金。
這次汪家仁非常謹慎,跟了他好幾天才回去向大哥反饋。
這次孫德林問他目標任何情況,他都能對答如流。孫德林覺得這次辦得不錯,可以動手了。
不過,出於安全考慮,他讓大家不要輕易出手,讓汪家仁冒充維修暖氣的先進去。如果發現目標家真的有錢,那就喊一句“你這管道沒有問題”,然後敲幾下管道,幾人再衝進去實施搶劫。
如果發現老頭沒錢,那就說管道有問題,需要配件來修,他們就直接撤離,免得再出現上次的情況。
這次計劃聽上去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不過,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