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帶著毛氈兜子就上門了。最後經過反覆確認,他說不是他縫製的,他當時縫的是一個黃色的。
因為當年的電視色彩沒有如今還原度這麼高,看新聞時出現色差很正常。不過當時已經到147團場範圍內了,那也不能白跑一趟,於是決定就地尋訪一番。
他就問那個鞋匠,附近還有別人會縫包嗎?這人就告訴他附近有一個市場,那裡面還有三四個鞋匠也有這個技術。
到地方之後就開始尋找,當問到一個女鞋匠的時候,她非常肯定的告訴警察,這個包是她兒子縫的,她的兒子叫做劉冰。
警方立刻找到劉冰進行確認,他接過東西一看呀,當場就肯定的說道一眼。
“沒錯,這個包就是我給做的。當時來人說要裝重物,要求我一定要縫的結實。為了這事,我特意換了三股線,並且用獨特的手法跑了好幾遍,當時用了兩個多小時才弄好。應該是今年的五六月份,具體幾號記不住了,但是那倆人我記得,那是一高一矮兩個男人,騎一輛黑色大摩托來的。”
警方一聽,有戲 ,於是讓劉冰趕緊描述下二人的特徵。劉冰告訴他們,來人一高一矮,高的一米八左右,小個子一米七上下。聽他們的口音,其中一個是北京或者是周邊一帶的,因為他口音非常特別,而另一個一聽就是本地人。
雖說劉冰記得大差不差,但是當時最關鍵的資訊他卻弄反了。
因為時間的緣故,他把山子哥和吳子明的情況調了個個。他非常肯定高個子是本地人,而那個小矮子是外地的。
因為這是最早的案件線索,警方如獲至寶似的,順著這條線索往下查。而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這裡面還有更巧合的事情。
劉冰家其實跟吳子明家是老熟人了。之所以他不認識吳子明 ,主要是因為兩家相識的時候,吳子明還在蹲巴黎子。正因為劉冰沒見吳子明,這才使得山子哥上路的晚了一些,要不說他運氣還行呢。
後面警方又多次找到劉冰了解情況,而摩托車的線索也冒了出來。
劉冰說當天二人來的時候,騎的摩托車很新,一看就是新買的,最關鍵的是上面一點灰塵都沒有。
按說這也不奇怪,但當時附近的公路上有一段在修路,路過那裡的時候,不管是人還是車都得沾點土,但是山子哥他們來的時候卻一塵不染。那就說明他們沒有經過那一段,也從側面反映出他們住的並不遠。
除摩托車的線索外,劉冰還提到了二人在等待時的談話。小個子多次提及147團廠周圍的加油站,甚至說出了當中部分工作人員的名字,這就說明他對147團廠很熟悉,又或者就住在147團附近。
這裡出現了一個邏輯漏洞,不知道鐵子們發現沒有。那就是之前劉冰非常肯定,高個子是本地人,而小個子是外地人,但是這裡他又說了,小個子提到了147團廠加油站,那不正說明他記反了嗎?對不對?只不過當時太著急了,偵查員和劉明本人都沒有意識到。
很快警方就聯想到了姜玉兵的警官證,當時眾人都沒有想明白,為什麼這個證件會出現在147團場。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案情逐漸變得明朗起來。
現在還剩下一個問題不確定,新疆警方當時的裝置不夠先進,及其案件的涉案槍支鑑定過程中 ,一直判定為五六式半自動步槍擊發。
現在看來,很可能先前的判斷失誤,子彈很可能由81式自動步槍激發。只要能認定這個情況,那就可以和北京的緝遣案件進行併案偵查。
為了儘快確定涉案槍支型號,新疆警方向北京警方發出了協查請求。北京方面收到協查請求後,立刻派出4名彈痕專家乘機趕赴新疆。
當中最具分量的一位,為時任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研究所鑑定主任的朱翔。經過四位專家的共同鑑定,很快確認了新疆番茄案件的涉案槍支是81式自動步槍無疑。
至此,新疆和北京的多起搶劫案正式併案。1997年的8月25日,崔道直、班茂森、張鑫、王滿倉等各路刑偵專家分批抵達新疆,共同參與偵破。至此,之前很多被忽略的細節重啟調查。
就像149團場大藥庫盜竊案中,山子哥選擇了魚鉤套狗的方式,當時使用的木棍是隨便從樹上掰下來的。
本來這也不重要,但是後面警方找到了這棵樹,並在不遠處,找到了攜帶撬棍所用的袋子。這個袋子,和邊疆賓館案中 歹徒所使用的袋子,材質完全相同。很快撬棍也成為重要物證。
經過幾天的查訪,又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