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他立馬開始研究詐騙的細節。
研究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是時候了。於是,跟老婆離了婚,自己就拿著幾萬塊錢走了,其餘的東西,全都留給了老婆和好大兒。
出了家門,他就去工商註冊了一個貿易公司,還買了一輛切諾基213裝門面。經過幾個月的運作,最終從一個老闆手裡騙走了160萬貨款,以及10萬元定金。
這個數在當時可謂是鉅款了,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會這麼順利。這時候還想啥呢?必須“四隻鴨子丟了一隻,仨鴨子快跑”,不然逮住大機率就是個無期。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原來也沒想過會到手這麼多,現在一下不知道該去哪了。首先想到的是俄羅斯,但轉念一想不大行,這老毛子這麼猛,萬一帶著這麼多錢去了,再被搶了就完了。
那既然這裡不行,就還是去南方吧,首選就是雲南。
他仔細分析了去雲南的各種好處:首先就是同年在那上學,這幾年還去那裡販賣菸草,可以說是相當熟悉;其二,雲南這邊氣候宜人,如果不被發現的話,顯然這裡很適合生活;第三就是雲南離國境線近,一抬腿就出去了。
這三點都和天下第一案的周向陽,想法差不多。不過,都盼著不出事,好好生活。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選擇。
其次,那就是這裡有自己的老鐵楊天勇,聽說這小子現在都當上警察了。倆人從小就是同學,直到畢業後,肖林舉家搬去了黑龍江,當時二人揮淚告別呀,這一晃就是20載沒見。
本案開始的時候,說過楊天勇的一些情況,那是因為他是一名警察,所以名氣大過肖林,但肖林卻是團伙的真正老大。加上經歷比較豐富,所以就先從肖林開始說了。
那麼我們看看,楊天勇畢業後都幹了哪些事呢?
其實他這麼多年哪都沒去,一直就在家鄉待著,甚至可以說是呆的有些無聊。他打小就有一個警察夢,想著為民除害,可是自己這個初中學歷,屬實是有點尷尬。
家裡沒有祁廳長那樣的關係,自己本身的條件又不是很好。所以他當時就成了一名待業青年,離自己的夢想可以說是越來越遠。別說當警察了,當警犬都找不到門路。
不過,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一切皆有可能。他於1978年應召入伍,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叔叔,最後於三年後的1981年轉業回到老家,被安排進了昆明鐵路局東站派出所,成了一名鐵路警察。
按理說這很不錯了,既圓了兒時的夢想,運氣還是不錯的。畢竟每年那麼多退役軍人,有幾個能像他這麼好命,直接進到派出所的?有傳言說他這裡邊有貓膩,但並沒有查到相關資料,他轉業這裡是有政策背書的。
可是他仍然不滿足,按理說這是個鐵飯碗,端上了就該好好賺錢養家,享受幸福生活了。但他覺得工作實在沒意思,就在屁大點地方來回轉悠,維護治安。
整天就是在人群裡竄來竄去,日常生活呢,就是幫人搬搬東西,或者找找走丟的孩子什麼的,要麼就是幫助老人買個車票。反正一天到晚就是這些瑣事。
在他眼裡,這些日常工作沒勁,殊不知這正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他的每一份付出,都可以點亮萬家燈火,只不過楊天勇沒有意識到。
在他的印象中,是想像刑警那樣搞偵查,抓捕罪犯,那樣才算威風,有特權。要像早些年春晚小品演的那樣,想抓誰就抓誰,想辦誰就辦誰。
從一開始,他的初衷就偏離了軌道,所以說這能好好工作嗎?這也直接導致他平時工作中,非常消極。
另外,他還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有一年的中秋節,所裡所有同事都給領導送了過節禮物,唯獨他無動於衷。
同事還專門提醒他要不要意思一下,這件事其實很正常,說好聽點就是人情世故,再往深裡說不就是潛規則嗎?這又花不了幾個錢,無非就是兩瓶好酒一條好煙的事,還能讓領導高興。
沒想到同事說完,楊天勇大怒,立刻拍桌子說了:“我憑什麼送?這不是教唆我犯罪嗎?我老楊豈是這種人?你抓緊給我滾一邊去吧!”
結果就因為這句話,搞得同事也不想搭理他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同事於1年後升職了,直接成了他的領導,而楊天勇最終只是一名普通警員。
針對這件事,很多報道說是他自身的問題,說他這個人不諳人情世故。
不過我倒是不這麼認為,我覺得他是不屑於做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