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趕緊穿好衣服跑出去檢視,當看到趙連文的屍體後,他抓緊跑進值班室,把電話打給了保衛部值班領導。
當時間來到凌晨3:25的時候,軍體大隊的大隊長餘建忠,連夜趕往案發現場。在初步瞭解情況後,迅速向總餐軍訓部值班室進行彙報,同時,也把電話打到了豐臺區張郭莊派出所。
就這樣,時間大約過去一個小時,總餐政治部、保衛處的相關專家到達現場。
經過勘查,在現場提取到7.62毫米不及彈殼3枚,外加彈頭一枚,彈底標識仍然是75-81,這跟之前的幾起案子又對上了。
另外,被山子哥隨手丟棄的槍套,第二天也被路人給發現,當時路人覺得有些奇怪就報了警。
專案組再次收集情況,並召開案情分析會。刑偵專家對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表示不理解:既然他手裡有槍,那連續襲擊哨兵是為了什麼呢?這有點不符合邏輯。
隨後,大家對集前案的統一進行分析。在進一步的梳理過程中,發現高井熱電廠弄到第一把武器,但是在裝甲兵司令部失守了,路上又碰到了巡警,雙方交火後再次逃跑,這次又來到八一射擊場搞襲擊。這幾個地方相距都不是很遠,且交通便利。
照這麼看來,很有可能是為了增添新裝備。
這下問題更嚴重了,他不停的搞裝備,肯定是要策劃更大的案子嘛。
頓時在場人員都細思極恐。專案組立刻轉移到石景山巡邏支隊,成立指揮中心,對北京西半部分展開大面積布控,安排大量的夜間執勤人員巡邏,為他們配備了夜視儀和防彈衣等裝備,誓要保衛這片區域所有駐紮部隊的安全。
除了這些固定人員外,各個部隊附近還派出了流動哨,街道上的武裝巡邏車也增加了不少。解放軍叔叔被警察叔叔保護,這可是建國後的頭一次了。
當時除了例行巡邏的明案哨增假以外,連站崗哨兵中的部分人員,都換成了警方偵查員,由他們來分擔執勤中的風險。
同時,為了防止山子哥跑到市區內部作案,又在當時的市區和石景山區交界處設卡布防,拉開封鎖線,造成一種敲山震虎的效果,讓山子哥不敢貿然出手。
隨後,在整個區域再次展開摸排工作,希望透過各種方式儘快將他繩之以法。
其實當時除了山子哥以外,還有一個人也攪得四九成是狼煙四起,這個人就是鹿憲洲。他分別在同年的2月8日、6月3日和8月27日作案三起。
而他消停的時候,山子哥又冒了出來,搞得警察叔叔筋疲力盡、焦頭爛額。這倆人的交叉作案,引起了高層的高度重視,決定重新開展新一輪的嚴打行動。
也正是因為看到警察防守如此嚴密,山子哥想著那不如休息一下,有時間談個戀愛也是不錯的選擇。
於是本案關鍵人物謝宗芬出場,介紹下他的情況:謝宗芬,1957年4月23日生日,老家是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雙桐鎮的於井村。
山子哥比她小一歲,她本人長得個頭不高,身上有著標準的川妹子特徵,就像那個“老子數到3”那樣,性格外向且聰明伶俐,家庭條件中等偏上,只有他這麼一個女孩。
謝宗芬和山子哥的學習經歷有點意思。謝宗芬是13歲輟學回家務農,山子哥是13歲背上書包上學去。
就這樣很快,謝宗芬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裡就這麼一個孩子,實在不想讓他遠嫁,就給他找了一個倒插門女婿,男人叫做李統明,比謝宗芬大了整整6歲,老家是雲南昭通的,屬於是一個傻憨憨。
謝宗芬面對他都使不出“老子數到三”,就算喊完了也沒反應。
這其實跟李統明的家世有關,他的父親早年是國民黨計程車官,有這層身份,讓他從小就是重點照顧物件,久而久之就變得膽小懦弱。
但他有一樣好處,那就是對謝宗芬百依百順,謝宗芬讓他幹啥他就幹啥,絕對不猶豫。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謝宗芬的父母對這個女婿非常中意。
婚後兩人育有兩個孩子,父母覺得這下就該徹底安穩了,不過他們真心想錯了。
從小就沒出過大山的謝宗芬,對外面的世界更加的心馳神往。
時間越久越覺得倆人生活平淡如水,她不甘心一輩子就待在家裡,守這個平庸的像一張白紙似的丈夫。
就這樣,1995年的時候,謝宗芬終於下定了決心走出大山,她取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又向村裡的鄰居借了一些,頭也不回的跑去了帝都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