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要是談論起十大悍匪,那麼白寶山也是最大的熱門。大部分人也會說白寶山是扛把子,而他的案子也確實在1997年的時候,被列為中國刑偵第一案。同年,也被國際刑警列為世界刑偵第三案,也是眾多案件中的標杆人物。
首先說一下白寶山的個人特點:首先是他的槍打的還是挺準的;其二,就是他面對追捕從不慌張,不管身邊對警察叔叔還是圍觀群眾,都是正面剛,誰也不慣著;其三,就是除搶槍外,全部都是光天化日做的案。最後就是不善言語,不管是誰惹了他還是對他好,他都會默默記在心裡,有機會了自然會做出反應。
白寶山,1958年11月6日生日,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家是河北省徐水縣的。
家裡共有孩子4個,白寶山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在家排行老三。父母雙方都從事北京鋼鐵公司的職工,雖然現在看起來一般,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雙職工家庭可了不得。
只不過,這種美滿幸福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在白寶山3歲的時候啊,他的父親因為身體疾病撒手人寰。在父親生病的日子裡,母親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甚至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不少,在丈夫離世和債務的雙重壓力下,母親無奈將他送回了河北徐水老家。
從此,白寶山就開始了壓抑的童年。當時他年紀太小了,根本不理解母親的用意,還天天在老家眼巴巴的等著母親接他回去,結果等來的卻是母親改嫁的訊息。
在母親的竊竊私語中,他聽到了後爸的情況,男人也是首鋼的工人。只不過得知這一切的白寶山面無表情,將一切都默默記在了心裡,從此之後,面對母親也開始少言寡語。
面對這種情況,相信鐵子們也能明白,一個從小缺少父愛的小孩,根本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童年的白寶山幾乎天天被別的孩子譏笑。他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啊:“你是個無父無母沒人要的野種。”
只不過,說什麼都行,唯獨聽到這句話,白寶山衝上去就直接開幹。即便被一群孩子圍攻,他也要逮住那個說這句話的狠揍。當然了,雙拳難敵四腳,滿身傷痕是他常常要面對的結局。
至此,怨恨社會的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他覺得所有人都在針對他,漸漸的也染上了盜竊的壞習慣。而關於學業方面,本來在農村就不被重視,再加上當時正在鬧文革,白寶山的學業就一直被忽略。
就這樣,白寶山來到了13歲的年紀,不僅大字不識一個,十幾年的心理壓抑讓他心裡有了陰影,時常回想起小夥伴的話,漸漸的也不願意跟人交流了,即便是說話也結結巴巴的。
這時候,母親突然意識到問題嚴重了:“再這麼下去,兒子以後可怎麼辦呢?不行,趕緊送他去學校吧!”這個決定聽起來好像雨過天晴了,實則不然,接下來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時間來到1971年,母親終於將他接回了北京。本來白寶山內心在歡呼雀躍,但是現實卻狠狠打了他的臉。回到家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繼父和素未謀面的異姓兄弟們。原本母親的愛只屬於自己,這下卻要和弟兄們分享。
最糟糕的還在後面,初中生年紀的他,背上小書包去到了小學學堂。
這一上一年級,問題就更突出了。他一個13歲的孩子,面對一群七八歲的小娃娃,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站在一起都比別人高出來一頭,即便坐下也像一座小山包。而且這種尷尬不僅是別人,白寶山自己都覺得彆扭。
另外,他話都說不清楚,慢慢的老師和同學都開始孤立他。
漸漸的,上學路上就開始打滾,就算是去到教室也會找機會逃課。就這樣,刺撓地混到了三年級,實在上不下去就輟學回到了家。
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他自己都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另類。同學和老師好像都對自己有成見:“我這麼大了才入學,又不是我的錯,你們至於整天關注我嗎?算了吧,既然你們不理我,我還不跟你們玩了!”
不過,此時他心中只是有點怨氣,還不至於報復社會。畢竟,所有的罪惡都是慢慢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