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叫江家坳,就是因為最初在此定居的人家是江姓,那也不知道是多少代人以前的事了。
如今江家坳還叫江家坳,江家人卻並不多,到江銜月祖父那一輩,江家也只剩下四房人。
大房在江銜月大爺爺那一輩就沒了子嗣,如今已經沒人了。
二房是江銜月大伯江留芳一家。
江留芳娶妻李氏,膝下只有一子江生,在從兄弟裡排行老二,如今二十二歲。
他十六歲的時候就同江銜月的胞兄江旭一起參加院試,雙雙中了秀才,如今正在清源縣所屬的溫陵府府學讀書,準備參加今年的秋闈。
三房是江銜月三奶奶張氏一家。
張氏膝下有兩子。大兒子江留善行二,娶妻陳氏,育有兩子。長子江海二十五歲,在江銜月這一輩裡排行老大,於四年前娶了離江家坳不遠的趙家灣的趙氏,膝下已經有了一個三歲多的兒子玉郎。次子江濤,十六歲,行四。
三奶奶的小兒子江留春只比江海大了月份,也是四年前娶的媳婦,他妻子姓吳,兩人膝下還沒有子嗣,三奶奶近來常為這事發愁。
四房就是江銜月家。
江銜月的父親江留青十七歲的時候娶了江銜月的母親程立雪,次年就生下了行三的江旭。江旭七歲的時候,程氏又生了江銜月。只是她身體不好,在江銜月八歲上頭就去世了,至今已有六年。江旭也在她去世後不久,離家出走,迄今音信全無。
至於劉氏,她在江家忙於治喪之際被劉家人不明不白地送上了門,五個月後就生下了兒子江六,至今未上族譜。
劉氏在家做閨女時風評便不好,到了江家更是刁鑽油滑,好吃懶做,每日裡不是走東家就是串西家,到了農忙時節,更是連人影也不見一個,家裡的活計就都落在了江銜月身上。
江銜月不指著他們過日子,也從不將他們母子放在心上,她想著晝食要做些什麼,手上不停,利落地做好了飯菜,拎著給江留青他們送去。
——
江家田地多,每房都有三十多畝良田。但二房和四房因為人少,便把大部分田地都租給村裡人耕種。因家中出了兩個秀才,這百來畝田地都是免稅的,收的租子也不高,所以村民都樂意租種。
江銜月家的田地就租給了村中的董姓人家。
董家人多,半大小子更多,就是租了二十來畝田也堪堪夠一家人嚼用。
董家長輩厚道,董家長子董來富跟江留青交好,所以每年農忙時候,寧可自家地裡不管,董老頭也會讓董來富帶幾個孫子來□□忙。
江留芳有些不好意思。
三房和四房家裡都有牛,二房沒有,江留青幫襯他,每年春播都是和他一起幹的,這本來就是他佔了便宜。
董家人過來幫忙,忙完了江留青家的,直接就去他田裡忙活。但是他家的田早年就租給了李家,那是他媳婦的孃家同族,血緣雖淡了,也是沾著親的。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他就交代媳婦兒把飯菜做得足足的,多弄點油水。但李氏今天一早就有事回孃家了,現在還沒回來,家裡都是江銜月在忙活,他還沒來得及交代侄女呢。
江銜月常常跟著三奶奶和大伯母忙活灶上的活兒,怎麼會不知道這些,她當然也準備得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