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聖戰則往往意味著是刀與劍的奮鬥。
這一次的吉哈德,雖然是薩拉丁發動,將來會得到阿巴斯王朝哈里發的承認,餘波傳遞至整個伊斯蘭世界,但其實依舊是小聖戰。
其中所表達的意思就是:這個異教徒政權迫害穆斯林了,我們要反擊!】
“這個時候讓伊莎貝拉,前往耶路撒冷逼宮稱王,根本無濟於事。即便是薩拉丁,他也無力阻止聖戰的爆發。換一個國王,並不能給我們當下帶來和平。”
“然而貿然稱王的話,對王國內部而言,只會是製造又一輪的分裂。”
“大敵當前,不說團結一致共同對外,也不該是主動跳出來當靶子。”
“王位雖好,可不是一般人能安穩坐上去的。”
巴利安點了點下頭,蓋里斯的這一番發言,雖然談不上多麼的高深,卻有著足夠的自知之明。
“不錯,比漢弗萊好很多。”
如果巴利安讀過三國,那麼他對漢弗萊的評價,就會引用曹操的名言: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漢弗萊將自身利益凌駕於他人之上,當稱王的機會出現時,他便毫無顧忌地在貴族間四處串聯,置王國大局於不顧。
然而,一旦發現伊莎貝拉失蹤,他立刻俯首貼耳,連夜奔赴王宮,向西比拉和居伊效忠,將那些同他密謀的盟友全然拋棄。
雖談不上左右搖擺,但在巴利安看來,絕無君王之相。
其實耶路撒冷王國中的大多數貴族,也就這個水準了,清一色的蟲豸。
漢弗萊在其中談不上多麼的卑鄙,在蟲豸中甚至談得上壯碩。
但蟲豸救不了國家,耶路撒冷的太陽已然落下。
縱然巴利安敢說自己能以身報國,可那也無濟於事。
“和我說說吧,你這邊總計能拉出來多少士兵,大體上的訓練裝備又如何。”
蓋里斯又考慮了一會,然後覺得沒必要隱瞞:“首先是,算上我總計11名騎士,以及28位侍從。”
當初在雨夜中活下來的那些侍從,都已經被伊莎貝拉或蓋里斯冊封為騎士了,再加上向蓋里斯投降的喬斯表現突出,也同樣被冊封為了騎士,總計11人。
至於那些侍從,則主要是教團聖武士為主,就目前來說,其實是直屬於蓋里斯的護衛。
新的一批侍從在由西蒙進行訓練,老的一批則已經帶著一些老兵,前往其他村落訓練民兵了。
“此外,常備軍1個連隊,目前總計140人,徵召民兵8個連隊,單獨連隊人數較少,接近一千人。”
連隊在法語中是copanio,原本是指一群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但隨著封建制度和軍事組織的形成,開始具有軍事色彩。
因此蓋里斯說自己總計有9個連隊的時候,巴利安是能夠理解其中含義的。
“常備軍?”巴利安對這個詞有些疑惑,他不是疑惑常備軍的含義,而是在疑惑蓋里斯能養得起他心中所認知的常備軍嗎?
蓋里斯這麼有錢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