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啊!一時間,清真寺牆下的民眾們是真的呆愣住了,如果說先前的那些預言,還只是讓他們覺得有意思,那麼當蓋里斯說出免除雜稅的時候。
便就好似在做夢一般,一邊他們是真的希望這成真,另外一邊卻又是理智在不斷的告訴自己,這無非是一個瘋子的又一番瘋言瘋語。
天底下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啊!
然而這夢囈似的話語,還並未結束。
那牆頭上的法蘭克人,是真真切切說著阿拉伯農民們難以置信的話語。
“自今時今刻起!富人所繳的天課,將不再被那雷納德的爪牙所獨吞!而是真正的用於救濟窮苦人!”
“我還當親自捐贈一千金第納爾,將於阿爾哈迪鎮開設學校與醫院!那天課的錢,便當用來替各位真正有所需之人減免學費,墊付診金!”
對於穆斯林群體來說,學校和醫院意味著什麼,其實並非從未耳聞。
只不過那種東西,通常來說只會存在於城市中。
城市裡的穆斯林們,享受著阿拉伯文化的輝煌成果,能夠在學校中學習知識,在醫院中得到救治。
然而農民?他們能有伊瑪目願意替他們講述古蘭經中的故事,就已經相當難得。
但與天主教不同,這年頭即便是穆斯林農民,相對而言沒那麼的極端封閉。
畢竟前往麥加朝覲,是成年穆斯林必須履行的宗教義務。
哪怕可能只有不到5%的穆斯林,能將這項義務落實。
但也確確實實意味著,伊斯蘭世界的各個角落,都因朝覲這項宗教義務而被聯結了起來。
不時就會有一些真正開眼看世界的人,將外界的資訊帶回他們的家鄉。
這也是伊斯蘭教文化技術快速傳播的原因之一。
加上伊瑪目相比法蘭克人教士更加的普及,伊斯蘭世界的文化底蘊在這年頭,確實要比歐洲高几個檔次。
至少這年頭的穆斯林老農,還會羨慕城市中的學校和醫院,曉得學校和醫院是好東西。
至於歐洲法蘭克人老農、你和他們提學校和醫院,大機率是一臉茫然,不曉得你在說啥。
而且,這個時代的穆斯林,對學校教學還是頗為支援的。
在他們的理解中,無論是數學也好、還是地理也罷、就連天文學,其實都是商業貿易中的必須學問,阿拉伯人又早已習慣經商。
至於宗教課程、語言與文學、哲學與邏輯這些,是能幫助尋常人獲取擔當毛拉的知識。
要知道在伊斯蘭教中,想要成為宗教人士,其實完全不存在什麼認證機構……
任何世俗失意的男性信徒,只要他表現出所需的宗教知識,在得到社群認同和信任後,都可以成為毛拉、乃至於伊瑪目。
醫學、自然科學之類,也是伊斯蘭世界學校所會去教導的科目,有著廣泛的就業空間。
蓋里斯的這一番話,恰好是穆斯林農民們所能想象到美好未來的極限。
只不過,絕大多數人都難以置信,這有些太好了,以至於聽上去就非常假。
“你們,還是不願意相信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