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人群都屬於是在奴隸行動初期就需要被剔除掉的部分。
而最合適作為馴化為奴隸的人群,則是那些未成年的孩童以及較為年輕的婦女,其次是那些看起來比較溫順的青年男性。
這些群體要麼相對更容易馴化,要麼則是能在奴隸市場上賣出更高的價格。
當然了,上面這些思緒,對於此刻的蓋里斯而言,未免散發的有些過頭了。
現如今的蓋里斯,正帶著村莊的倖存者們舉行著一次葬禮。
因為人力與材料有限的緣故,別說棺材了。
一時半會,便是連給每個人製作墓碑的木頭都湊不出來。
只能在村莊的後山附近,驅使那些被俘的敵人配合倖存下來的村民們,挖了幾個合葬的墓坑,按照彼此間的親疏遠近分別下葬。
雖然說墓穴挖的有些粗糙,但該有的儀式感,蓋里斯卻都儘可能滿足。
他在那些倖存者帶著抽泣的述說下,親筆寫下一個又一個的名字作為記錄,為日後準備正式的墓碑進行準備。
當所有遇難者的姓名被記錄下來,其屍體也被抬進墓坑後,掩土開始了
。蓋里斯揮動了第一鍬,而周邊人也伴隨著難掩的莊重悲傷一同回填起墓坑。
當墓坑回填完畢後。
蓋里斯頂替了這個村莊教堂中那位已經被葬於泥土之中的神父,帶領眾人舉行一次不合乎規範的禱告。
“天父,求你賜給他們永恆的安息,並願永恆的光照耀他們。願他們的靈魂,憑天父的憐憫,安息於平安中,阿門。”
“阿門。”
莊重的葬禮,本就不需要什麼奢侈的陪葬品,親人的眼淚與那斬不斷的別離之情,才是最好的祭奠。
給予死者以尊重,留給生者以思戀。待到來日山燦爛時,攜兒女子孫俱來此,奉上那幾束鮮,留下幾句心中傾訴,便是對已逝之人最好的慰藉。
當這一切忙碌完畢,便已經是又一次日暮西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