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法蘭克人的傳統,通常來說是雙方家族其中一方向另外一方求婚,然後是具有聯合性質的訂婚,最後才是舉辦婚禮。
在婚禮中,新郎要給予新娘家族禮金,這部分將會被新娘家族指定給新娘繼承,而同時新郎也要給予新娘一份禮金,從某種意義上這份禮金是為了保障新娘在可能到來的寡居日子裡正常生活。
對於封建貴族群體而言,通常都是以各種地產為主,然後才輔以金錢。
如果是在英格蘭地區或者諾曼地區,這個年代新娘還會帶來一筆豐厚的嫁妝,作為新娘家庭對新生家庭的資助。
蓋里斯自然是沒有什麼地產的,全身上下除去那些債券外,也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耶路撒冷王國和那些諾曼人的傳統習俗不太一致,但考慮到蓋里斯如今所擁有的那少得可憐的現金,巴利安還是將自己存在提爾的一筆資金,還有自己的宅邸作為嫁妝事先給予了蓋里斯,然後這筆嫁妝中的現金部分就在婚禮中被了個乾淨。
伊莎貝拉作為一名待加冕的公主殿下,哪怕耶路撒冷王國已經落魄,但該有的儀式都遵循著舊日王國的傳統。
至於伊莎貝拉身上的麻煩事,其實也都解決的差不多了,
早先的時候,確切點說,是在伊莎貝拉一腳踢爆漢弗萊下體之時,提爾大主教約修斯便已經出面,就已經取消婚約過了。
至於當時的伊拉克略,也表現出了大丈夫姿態。
而當婚禮舉辦之時,更是轟動起了提爾全城,被所有人當作一次盛大的節日來對待。
拯救了國家的英雄,與王國的“陛下”走到了一起,卻就彷彿是童話裡,如那些屠龍者拯救了公主的故事一般。
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信任強者,而蓋里斯來到提爾城後的那一樁樁奇聞軼事,加上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報道,都讓市民們相信蓋里斯是一位能夠守護他們的英雄,能夠將他們從薩拉丁的魔爪中解救出來。
在這麼一個亂世,世人的審美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弱者依附強者才能生存,更是成為封建社會體系裡的某種共識。
比起殘暴的國王,耶路撒冷王國的國民們,更恐懼軟弱無能者繼承王位,就比方說那位已經離世的居伊陛下。
蓋里斯在帕拉丁的護衛下,走進了提爾城最為雄偉的教堂,這裡被作為舉辦婚禮的地點,而伊拉克略宗主教,則將擔任伊莎貝拉與蓋里斯婚
姻的證婚人。
在教堂裡,臥在床榻上的巴利安牽著伊莎貝拉的手早已等候多時,當數百被邀請嘉賓的面,巴利安將伊莎貝拉轉交給了蓋里斯。
而在這對新人交換戒子的時候,提爾大主教約修斯也以自己那雄渾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唸誦起了禱告詞。
“我們在天上的父啊,願人都尊禰的名為聖。”
“願禰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樣。不會讓我們碰上試探,救我們脫離兇險。因為國度、權柄、榮耀,都是屬於你的,直到永遠永遠。”
“二位新人來到禰的面前,遵從禰的旨意成為了夫妻,請禰保護他們相愛相守,忠於彼此。請禰保護他們遵從禰的誡命,不脫離禰的道。”
“禱告奉我主基督耶穌得勝的名求,阿門!”
教堂裡的眾多賓客,異口同聲的追隨著道:“阿門!”
當這簡短的證婚結束之後,蓋里斯與伊莎貝拉兩人,便有了來自教會、親人、朋友們的祝福,在主的注視下結為夫妻。
遵循著傳統,蓋里斯牽著伊莎貝拉的手,走出了教堂接受來自提爾城市民們的祝福。
彩紙充當瓣被灑向了空中,那些古靈精怪的孩子們嘴裡含著偷吃的果,將禮物拋向空中贈予市民們,引來一陣陣的歡呼,還有那接連不斷的祝福。
最後,蓋里斯還有伊莎貝拉,在那些最為親密的親人護送中,回到了家。
……
死亡決不能把我們彼此分離,因為我們眾人都要走完同一的道路,將在同一個地方重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