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出來的鍛鐵炮,也就是桶炮,是外約旦地區的主要產出,其相對來說,容易打造、成本較為低廉。
但可靠性和威力都非常不足。
只能說,拿來欺負沒有炮那些敵人,確實很爽。
但考慮到技術的流通可能性,加上火炮技術並不複雜,蓋里斯並沒有指望火炮的秘密,可以保持特別長的時間。
因此,與其說期待敵人犯蠢,一輩子想不出火炮的知識點,倒不如提前準備一下。
用效果更好、技術更先進、數量更多的火炮,來處理敵人潛在具備的火器。
可以說,在蓋里斯來過塞普勒斯後,青銅鑄炮,其實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對於鍛鐵桶炮而言,青銅鑄炮意味著更優的氣密性,更好的膛壓承受能力,能裝填更多的火藥,使得發射出去炮彈更有威力,但也意味著更高的工藝要求。
鑄造技術本身並不是什麼新鮮
玩意,可以說六千年前,人類就開始運用鑄造技藝來打造金屬器具了。
畢竟,鐵的熔點為1538攝氏度,銅的熔點為只有1083.4攝氏度。
二者之間鑄造的難度可以說是天差地遠,使用銅進行鑄造,可以顯著降低金屬鑄造的難度。
而由於教堂銅鐘的需求,在12世紀階段,地中海地區的大型銅器鑄造技術,也已經非常成熟了。
既然能鑄造出銅鐘,那麼只要將開口縮小、鐘壁加厚,就能很自然的得到一個粗短的炮身,再將這個炮身延長,也就可以得到一個長倍徑的銅炮。
事實上,對於早期的火炮匠人來說,和平的時候鑄造教堂銅鐘,戰爭的時候將銅鐘融鑄銅炮,本身就是他們的生活技藝。
塞普勒斯、銅之島,想必在日後,也會成為銅炮之島,在未來的未來,又會因為銅的導電性繼續大放光彩。
“採用銅鑄炮的話,雖然說價格有些貴,但比起鐵可有著太多優越性了。”
“銅的熔點較低,流動性好,便於鑄造複雜形狀的炮管,這個您也知道。”
“而且銅材質韌性較好,不易發生炸膛事故。即使發生炸膛,銅炮碎片也不易飛散,這意味著炮管可以較薄,整體重量降低,易於士兵搬運。”
“同時銅不易生鏽,耐腐蝕性強,使用壽命長,維護成本低……”
走在這片工地裡,馬爾萬一提起技術,就滔滔不絕了起來。
也就是,沃特自己也懂打鐵,但凡換個人過來視察情況,在馬爾萬那滔滔不絕的技術描述下,估摸著就已經暈了。
在這一路走完後,沃特便見到馬爾萬弄出來的一個實物,也有可能是這個世界上第一門銅炮。
這門銅炮有著濃厚的實驗色彩,按照蓋里斯提供的膛壓倍徑理論,這門銅炮被儘可能的鑄造的細長。
這門火炮的口徑,大致上是比成年男性食指差不多,算上壁管,直徑大約與一戶口相當,但其整體的長度卻近乎與一個成年男性身高差不多!
“呃……”
咋一眼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沃特很難想象這是一門炮,至少在他的印象裡,火炮應該都比較粗短才對。
“30倍徑!我們成功了!”
馬爾萬的興奮勁頭易於言表!
“先知說的話,都是對的!聲音真的是有速度的!而這門炮發射出炮彈的飛行速度,又要比聲音更快!”
“這樣長倍徑的火炮,雖然壁管要弄的很厚,炮身很重,裝填起來也非常困難。”
“但我要告訴您,這炮的出膛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炮彈的威力更大!”
聽到這裡的時候,沃特有留意到不遠處的一塊巨石,那塊巨石已經有明顯的被崩裂的痕跡了。
“威力大?有多大?”
“大到,可以破壞城牆!”
書名的問題,總之不是我想換,原因也不合適這裡說……
既然不是我樂意換,那什麼原因,大家應該也清楚,e=(o*)))唉
然後,再度強調一下,我本人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入黨申請書年年交,同時還是大學共青團書記。
研究宗教,只是對宗教這一意識形態感興趣,是基於批判的思想進行研究,思考其在歷史程序上的意義,本人並不信仰任何宗教,本書也不試圖去進行任何傳教行為。
順便提一嘴,本書有關宗教教義方面的大量解讀,純屬作者我自己口胡,主角教團的教義,以及文中出現的不少祈禱詞,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