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克林,雅木茶,你們的招數都是依靠精神力來操控的,是不是可以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把氣元斬像操氣彈一樣,可以被操控方向,那豈不是更強了!”克林和雅木茶分享完招式之後,尚雲提出來前世一直很好奇的疑問。
“是啊!”聽到尚雲的提議,兩人也是恍然大悟,拍著雙手附和道。
於是,幾人便開始學習戰技,並進行融合實驗,耗時兩天,失敗了。
因為這兩種戰技都是需要強大的精神力作為依據,那把兩種戰技結合在一起,就需要更加強大的精神力才能完成。以幾人目前的實力,很難同時做的凝聚出高速旋轉的氣元斬之後,再隨意操控方向。
這也是克林的“氣元斬”的攻擊力很強,但是攻擊方向太過單一,很容易被躲避,而雅木茶的“操氣彈”雖然很靈活,但是攻擊力卻不足。
說到精神力,餃子的精神力是很強的,畢竟他主修的就是精神力,但是這兩種戰技雖然依靠強大的精神力才能施展出來,但是最基礎的還是自身強大的“氣”,餃子的實力不夠,即便是施展出來,也是弱化版的,毫無攻擊力可言。
不過大家也不是沒有收穫,克林和雅木茶相互借鑑了對方的戰技,使“氣元斬”在打出之後,可以輕微的調整方向,這已經是很厲害的啦,而“操氣彈”也透過壓縮凝聚,體型更小,攻擊力提高了不少,也更靈活了。
當然,以尚雲的精神力也是可以做到同時施展兩種戰技,但是尚雲試著施展之後,發現自己丹田中的內氣尚未完全轉換成真氣,不管用哪種“氣”施展,攻擊力都不如克林。
而就在幾人交流之時,尚雲腦子突然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連忙盤膝坐下,緊閉雙眼,雙手合十,甚至連“禪心?三尺神明”都施展出來了。
“尚雲,你怎麼了?”看到尚雲頭頂三尺處的淡淡微光,眾人有些疑惑,克林連忙上前詢問道。
“克林!不要打擾他,尚雲應該是有所領悟了。”還是天神比較瞭解尚雲,看到克林要伸手推尚雲,連忙制止。
而此時的尚雲到底是怎麼啦?他想到什麼了?
原來尚雲想到了自己當前的境界———五蘊皆空。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色蘊涵蓋了一切物質現象,包括我們的身體以及外在的世界萬物,它是我們所能感知到的有形質的存在。然而,禪宗認為色蘊皆空,這意味著這些看似真實堅固的物質並非具有獨立、永恆不變的實體性。例如,我們的身體由無數細胞組成,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從出生到衰老,身體始終處於變化之中,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實體可以被稱為“身體”。
受蘊是指我們透過感官接觸外界所產生的感受,包括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當我們品嚐美食時感受到愉悅,遭遇挫折時體驗到痛苦,但這些感受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轉瞬即逝。它們依賴於外界的刺激、內心的狀態以及各種條件的相互作用,本身並沒有獨立的自性,所以也是空的。比如,同樣的一杯茶,在心情愉悅時品嚐覺得清香甘甜,而在心情煩悶時可能就覺得平淡無奇,可見受蘊並非固有不變。
想蘊是在感受的基礎上所產生的認知、想象、概念等心理活動。我們對事物進行命名、分類、判斷,構建起各種觀念和思想體系。但這些想法都是基於主觀意識和過往經驗形成的,並不代表事物的真實本質。例如,對於一朵花,不同的人可能因為文化背景、個人喜好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認知和聯想,“花”這個概念只是一種人為的設定,並非其本身具有絕對的、固定的“花性”,故而想蘊為空。
行蘊主要涉及意志、行為傾向等心理活動和行為造作。它促使我們產生行動、追求目標、做出選擇。然而,這些行為的產生也是由諸多因緣推動,並非自主和永恆存在的。比如一個人努力追求功名利祿,其背後是貪嗔痴等煩惱以及社會環境、家庭背景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當這些因緣變化時,行為的動機和方式也會改變,所以行蘊同樣不具有實體性,是空的。
識蘊則是對各種現象進行識別、了別的精神主體,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識蘊依靠其他四蘊而存在,它在感知和認知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但也並非獨立自存的實體。例如,在深度睡眠或昏迷狀態下,識蘊的作用會暫時停止或減弱,這表明識蘊也是依賴於特定條件而存在,其本質為空。
然而這“五蘊皆空”是從人的身心感受、認知、意志等精神層面揭示空性,所以尚雲一直以來的修煉都是在側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