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資料來看,一號行星發動機給格利澤518g帶來的推力相當大,這股力量已經使這個星球的速度減慢了千分之一毫米。
目前格利澤星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公轉,如果不算其他干擾因素的話,要把整個行星停下大概需要200年時間。”
“但我們還得考慮到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各種困難。
比如說地殼承受的壓力太大了,儘管我們進行了特殊加固,還是不可避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陷問題。
每執行53天后,必須停下來一天用於加固地表。
再加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想在十年內把整顆星球停下來,我們需要再建大約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分佈在赤道、南北極還有黃道交點位置才行!”
大量的資料被整理匯總過來,很快就驗證了孔浩天提供的資料準確性完全相同。
“建立一萬座這麼龐大的行星發動機工程量實在太大了,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資源耗費都是難以想象的巨大數目!”
孔浩天望著計算結果不由自主嘆氣。
這種規模的計劃在過去簡直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好在如今科技突飛猛進,加上格利澤星上有取之不盡的自然資源,使得這樣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別灰心啊,都說萬事開頭難嘛,現在我們已經有了第一臺成功的樣品,後面只需按照既定方案複製就可以,五年時間足夠完成所有建造工作了。”
在一旁觀戰已久的謝敘走了過來,看出孔浩天的心思便拍拍他的肩膀加油打氣。
“希望如此吧。
” 孔浩天點點頭,不再糾結這件事。
實際上他知道對於謝敘而言勞動力從來不是大問題,在格利澤三號衛星上的巨型機器人生產基地,每天都能夠產出成千上萬智慧機械工人。
依靠這些不知疲倦、準確率超高的機械助手,即便面對多麼龐大的建設專案也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至今為止,在格利澤518g星球及其兩顆伴星之間參與建設活動中的智慧機器人總數已經超過千萬,並且數量還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中。
當然現階段還只是起步階段,未來等位於格利澤三號衛星的機械化工廠全部建成後,日產量數字會達到令人震驚的地步。
而在格利澤二號衛星處,太空火炮平臺的建設工程也在進行中。
這些設施會幫助空間工程師們捕獲彗星、大型隕石甚至小行星作為原材料供應。
每天都會有數百萬噸此類物質被採集加工,用來打造艦隊、更多的機器裝置和其他各類人工製品。
所有收集到的空間碎片都會送往三號星做進一步處理,而圍繞著518g本身進行的大規模礦產探勘行動更是全面鋪開,發現了大量的礦物儲備,為人類各項宏偉藍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假如材料或者能源不足的話,謝敘肯定得頭疼一陣子了。
要知道,僅一艘恆星級戰艦就需要用掉成百上千萬噸金屬;至於環繞格利澤星運轉的那個巨大粒子加速器專案,則至少要花費超過八億多億噸物質,簡直就是天文級別的需求。
“要是所有的計劃都能實現,那時候的人類文明估計就能穩穩踏入二級文明瞭,也就是初級的星系文明,並且對遇到的外星文明也會有一些抵抗的能力。
不過呢,格利澤星系可能會被我們徹底耗盡資源,到時候人類得找一個物資更豐富的星系。”
謝敘在心裡默默地盤算著,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現在大家正在建造行星發動機,但這其實只是為建造巨型粒子對撞機打基礎。
一旦建成了這個粒子對撞機,人類的科技水平肯定會有個飛躍性的發展,因為這是涉及到了基礎物理的研究。
這個巨大的對撞機可以讓粒子達到幾乎光速甚至是光速本身,甚至可能創造出黑洞,在此過程中,無數新的質子和電子會被釋放出來,研究這些物質產生的過程以及其影響,這對科學來說是巨大的進步。
目前人類掌握了超光速航行的技術,但是就像使用手機和電腦一樣,人們雖然知道怎麼用,但對於裡面的原理卻一無所知。
現在的超光速技術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謝敘還特別關心傳送通道的技術問題,假如能夠解密這項技術的話,那不就等於說人類可以隨時創造屬於自己的快速通行道路了麼?“應該叫它星門或者蟲洞才合適。
”他開始了天馬行空般的暢想,這可是很多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