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魔元法至三重境 苦練神識亂念停(2 / 3)

小說:仙緣道侶傳 作者:雲哥師傅

靈力也不會有本質改變。但是咱們可以增強神識,這樣可操控的法寶數量大大增加,以數量取勝。”

“又要練《太清通玄修神術》嗎?這個可是好辛苦。”程妙音有點犯愁。

第二天,二人便開始修練第二重了。

心中默唸第二重的功法經文,依照功法,運轉體內靈力,很快便聽音不驚不亂,不出定。玄妙洞外,鴉雀鳴叫,融雪化冰,風吹枯枝,各種聲音都無法擾亂二人心智。入定之後,常處入定狀態,便是住定。如此住定兩年。

,!

兩年後,二人的神識已經可以離體,好似銀河閃動,懸於頭頂,又彷彿無底深洞,吸納仙靈之氣。魔靈石,仙靈石,兩方晶石上的靈氣,如涓涓泉水,流向二人頭頂的神識。神識不斷膨脹擴大,神室在修神術的功法作用之下,出現了無邊無際的空間,神室上空的道紋愈加清晰明亮。如此又是兩年。

住定之中,二人萬念停止,不入不出。沒有任何雜念,逐漸進入五感六根皆如虛無之態,眼不觀,耳不聽,口無味,鼻不聞,無受、想、行、識。體內世界,一切歸於寂靜,只有神識如天地創世一般,吸收著仙魔晶石上的無盡靈氣,多年淬鍊,神識已經元盈炁滿,穩固堅韌。

經過這些年的歷練,二人再參悟《太清通玄修神術》再也沒有第一重時的那種種痛苦不適。

如此又過了四年。玄妙洞外風雨雷電,花開花落,玄妙洞內渾然不知。前後八年修煉,張玄真和程妙音身體周圍瑞兆再現,玄妙洞外一道神霞出現,神輝千丈。

二人的泥丸宮中曾經聽到過的頌道之音,此刻再起—— 造化之根,洞照神識,平平蕩蕩,燁燁煌煌,心悟玄音,早證無為…… 神室上空如驕陽的道紋金光,光芒由金變紅,道紋愈發清晰,那道紋散發出如意之光,光芒柔和溫潤。神識如銀河旋轉,其中隱隱出現一個銀光人像,神相莊嚴。如仙霧般人像一出,神識範圍毫無預兆猛然增大,無邊無際,好似駕馭流光而觀世界,又極速返回。紅光道紋鎮神室,定精魂。

《太清通玄修神術》第二重,大功告成,神魂出定!

魔元功和《太清通玄修神術》各進一階,張玄真和程妙音自是心中歡喜。

兩個人結伴飛出玄妙洞,設下防護結界封閉洞府。這次張玄真二人決定不借助七寶琉璃車,攜手御空飛行。結果兩日便以魔元功‘身形化虛’遍遊了華夏。雖然速度飛快,但是丹田內靈力有限,張玄真和程妙音這兩日時間,馬不停蹄,日夜疾馳,幾乎用掉一半還靈丹來補充靈力。待回到玄妙洞,丹田靈力仍然消耗一空,趕緊以培元靈漿補充丹田的空虛。

張玄真和程妙音十年來在洞中修煉,忘記凡間歲月是何年,而外界此時已經是北宋康定元年。這年發生了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在豫北的淇河附近,有一處名叫‘墳頭嶺’的偏僻古村,村裡一戶人家添了新丁。古村北邊是一條小河,南邊是一片丘陵,把村子夾在當中。丘陵形狀像一片巨大的墳堆,所以這裡的丘陵和這個村子都叫‘墳頭嶺’。

村裡有戶人家姓唐,戶主叫唐義,是他家裡添了新丁。新添的是老三,老大是兒子,老二是千金,這剛生出來的嬰孩兒是老三。本來是件喜事,但是在老三生出來的那天,月色血紅,星空雖明亮卻有滾滾雷聲不斷,唐家祖宗牌位搖晃掉地,家裡養的看家狗,自己咬斷繩子,再也沒有回來。家裡看這孩子出生的時候,凶兆頻現,怕他夭折,給他起名字叫唐全壽,乳名叫土蛋。家裡人覺得名字越賤越好養活。

墳頭嶺原本就很小很偏僻,早先只剩了十幾戶人家,這個唐義是個外來戶,領著十幾口人來了墳頭嶺定居。村子裡的人都以為是哪裡發了洪水,這個有錢的唐家逃難,帶著金銀細軟,一家老小到墳頭嶺安家落戶來了。村裡人不知道的是,這個唐義是走江湖混綠林的。唐義本來準備納個投名狀,上山入夥,結果殺了一個有錢的大戶,奪了好些銀錢。有了這些銀錢,唐義就打消了上山的念頭,買了十幾個男丁和婢女,躲到‘墳頭嶺’在北水南山之間,蓋起了自己的三進大宅院,當上了本地的員外,開枝散葉起來。再加這裡距離皇城近,大杆子大柳子的土匪很少,結果唐義就在這兒安安生生過了二十多年。

一歲之後土蛋便學會說話了。這孩子在他孃的懷裡,對著爹孃竟然說:“你二人雖是我爹孃,但是,我叫裘心牢,不叫唐全壽。”任唐義是經歷過生死風雲的江湖人物,聽到自己兒子說出這番話來,也是滿臉驚訝,滿心疑惑,半晌說不出話來。唐義一邊多方打聽他小兒子嘴裡的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