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形是獨獨屬於自己一人的高山,程妙音不覺又有點出神。她緩緩伸出雙臂環抱住張玄真,把自己的頭埋進了他寬闊有力溫暖的胸膛,張玄真也以雙臂摟著程妙音仙子柔弱彷彿無骨的身體。
良久,程妙音首先開口:“我的神識好弱,不足以支撐五行劍雨陣的融合,哦對了,夫君已經給起了名字了,叫合意五行陣。”
張玄真:“我也是覺得我的靈力欠缺好多,合意劍陣才施展一會,就感覺靈力消耗如洪水傾瀉。”
,!
張玄真繼續:“我們要是能突破築基期的瓶頸就好了,靈力和神識就能增長數倍,估計對於這個合意陣法來說,就足夠了!”
程妙音:“那該怎麼辦呢?”說完,用自己的臉輕輕蹭了蹭張玄真的胸膛,又再一次深埋在裡面。
張玄真仔細想了一會兒,說道:“我覺得,我們接下來應該回洞府,再開闢出一個房間,大一些的。”
程妙音:“幹什麼用?”
張玄真:“在裡面挖一個一丈長,五尺寬,五尺深的池子。”
程妙音:“池子?”
張玄真:“對呀,你還記得你的儲物項鍊裡,一半的空間都裝滿了那個培元靈漿湖嗎?”
程妙音突然坐直了身子,提高嗓門:“對呀——!”
張玄真:“我們練功時,若靈力不足,就泡一泡靈漿培元湖的水。再多煉製幾枚合綺丹。”
程妙音:“用來備用?參悟玄陰洞天那兩部功法?補充神識?”
張玄真:“是的!《太清通玄修神術》。”
程妙音:“《魔元經》。”
靈丹的作用下,二人行動已無大礙。便立刻起身,架起遁光,在離地一樹高之處,朝洞府的方向急急飛去,夜空之中,劃出一銀一粉兩道光線。
待回至洞府,張玄真和程妙音分別在自己的房間裡盤腿坐定,兩枚玉簡飄在各人的胸前。當神識與玉簡相連的那一刻,天道妙諦便如徐徐清風,繞樑不斷,入心入耳,張玄真和程妙音深陷其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道真義,一絲絲傳入二人的神識之中。一刻鐘之後,二人便心領神會,瞭解各自功法的分層劃階。
張玄真參悟的是《太清通玄修神術》,對神識的提高,分為九重。
第一重,神識增強。修習者的神識可增強到元嬰級。
第二重,可操控的寶物數量不受限制。有的修士以短小的飛劍飛刀為本命法寶,神識經過艱苦修煉,乃至痛苦磨鍊,方可同時操控三十六柄飛刀,有的是四十九把短劍。但是《太清通玄修神術》的第二重,可以使得修習者付出同樣努力之後,可同時操控的寶物數量不受限制。操控三十六把飛刀也好,三百六十短劍也罷,甚至同時既操控三十把飛刀,又操控五十把飛劍,再操控金印,葫蘆,幡旗……等各類寶物,都不在話下。
第三重,神識範圍可達整個人界。對於不隱匿身形氣息,不設定防護的區域,修習者的神識皆可清晰探查。
第四重,一心多用。在整個人界,修習者的神識可以同時鎖定千名修士,百萬凡人。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無法逃脫法眼。當然前提還是不隱匿身形氣息,不設定防護的區域。
第五重,可觀芥子。萬物分解至極微之境,與虛空幾乎只有一步之隔的極微之境,遍佈無數芥子,修習者的神識皆可探查此類芥子,而無遺漏。極微之境的芥子在極微之境中,是處處都在,又處處不在,每一個位置,皆可在,也皆可不在。第五重《修神術》則可以在不干擾芥子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條件下,探查到芥子。
第六重,可控芥子。對於極微之境的芥子,可以神識操控之。
第七重,可修《雙雷光華經》。
第八重,可觀宇宙法則運轉。
第九重,可無視宇宙法則,憑空造物。《太清通玄修神術》的造物術,是實際的造物,而非幻術。是透過對極微境芥子的操控,對法則的修改,真真切切,從虛無中創造萬物,而非幻術造物。
小,可造芥子,中,可造山河,大,可造介面,例如造出一個人界。
程妙音參悟的是《魔元經》。此經是一種提高身速的法門,同時還可以隱匿氣息,讓人無法探知。功法分為六重境界。
第一重,追風。第二重,曳影。第三重,身形化虛。第四重,不可捉摸。第五重,逐電。第六重,瞬移。
追風,是修習者的速度,可追過狂風之速,罡風被遠遠拋於身後。
曳影,是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