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依舊是後宮與宦官不得干政。
但是這個後宮,不包括馬皇后在內,文武百官巴不得馬皇后多幹政,因為馬皇后干政能救他們的命。
也就是馬皇后是個女兒身,不然的話,哪有朱元璋啥事兒。
“妹子,咱那不是對外說的話嘛,現在關起門來了,咱們說家事,這個事兒你給咱出一個解決法唄。”朱元璋斜坐在椅子上說道。
聞言,馬皇后揮了揮手,讓殿內眾人都退下,只留了兩人的身邊人。
如果不是特意吩咐,任何情況貼身之人都是可以留在身邊的,比如朱元璋的大伴還有馬皇后的坤寧宮掌事宮女。
“重八,既然你來問我了,那我先問你一個事情,你如實回答我!雄英的死,你查過沒有!”馬皇后問道。
朱元璋愣了一下,但還是點頭了。
“查了。”
馬皇后見此,再問,“是不是呂氏乾的。”
“不清楚,目前咱查到的線索是指向呂家,呂家安排染天花豆疾的百姓接觸了雄英,咱也命人查了接觸雄英的人當中是否有人感染了天花,查後是有的,不過線索雖指向呂家,但沒有罪證確鑿,更沒有證據指向呂氏,目前還在查。”朱元璋實話實說。
朱雄英死後,葬禮沒多久就辦了。
沒有停靈幾個月甚至是大半年,主要是怕天花擴散。
“既然和呂家有關,那麼就是呂家謀害皇嫡長孫,最當株連九族!”馬皇后說道。
朱元璋面色古怪,“妹子,你知道的,呂家現在雖然還不是江南派系的執牛耳者,但是已經躋身上層,一旦對呂家下手,江南派系必遭打壓,那先前的努力就白費了啊。”
“那你就是不要大孫了是吧?我可告訴你,這事兒你處理不好,我也跟大孫出宮住去,你就在這紫禁城裡做你的皇上吧!”
馬皇后當即放話,在這件事情上,朱元璋必須表態。
現在的皇宮就叫紫禁城。
未來朱棣遷都,又仿造了一個北京紫禁城。
都說隔輩親,朱雄英可是朱標的嫡長子,馬皇后真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更別說常氏的死,讓馬皇后把愧疚啥的都彌補在了朱雄英兄弟倆身上,現在朱雄英已經死過一次,經歷了一次生離死別,馬皇后更加疼惜朱雄英了。
“妹子,你這不是在逼咱嗎?你這不耍無賴嗎?哪有這麼做的,咱這不就是來找你商量個解決辦法嗎?”朱元璋坐直了身子,有點不咋高興了。
自己堂堂皇帝,不要面子的嗎?
“我告訴你朱重八,雄英是我大孫,這事兒你也該給常家一個交代!常氏怎麼死的,你比我清楚!現在呂家都敢動皇嫡長孫了,若是再不加以處置,未來豈不是連太子都敢動了?這一切都是你縱容出來的!
你別以為你不處理,常家就不能處理了,都說了這是家事,常家就是真打上呂家的門要個說法,你又能怎麼樣?現在北元還沒平定,各地起義又不斷,還要靠他們去鎮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心也不是一天就涼了的,這事兒你不處理好,你一定失了人心,你底下的那些兄弟們會怎麼看你?還能心甘情願為你賣命嗎?他們就不怕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災嗎?這事兒已經不是個小事了。”
馬皇后一臉微怒,想起這個事兒,馬皇后就生氣。
朱元璋又何曾不知道這件事情不是一件小事呢?就是因為知道這件事情如果自己包庇呂家,淮西必定跟自己離心離德。
所以自己才想老找馬皇后商量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呂家牽一髮而動全身,動了呂家,還沒有崛起的江南派系必被扼殺在搖籃,更別說想辦法成長起來制衡淮西了。
朱元璋想要保全江南以制衡淮西,又不想讓淮西因這件事情跟自己離心離德。
“那你說怎麼處理嘛?”朱元璋想聽聽馬皇后的意見。
“廢呂氏,問罪呂家,給常家一個公道,給我大孫一個公道!”
馬皇后回答道。
“這不可能。”朱元璋想都沒想就直接拒絕了。
江南派系是自己扶持的,這還沒幾年就要沒了,那努力就白費了,這可不行。
換一個派系的時間太長了。
“憑什麼不可能?居嫡長者,必正儲位!雄英要是沒死,他就是皇太孫,未來的皇帝!呂家敢對他下手,不該滅嗎?
朱家已經對不起常氏了,還要再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