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又弄死廖永忠?
讓功臣飛鳥盡,良弓藏,兔死狗烹,開了國就玩起了卸磨殺驢?
天空陰沉沉的,寒風呼嘯著吹過,讓人不禁打個寒顫,朱元璋緊了緊身上的披風,轉頭對身邊的朱標說道,“這天色看起來可真是夠冷的啊,標兒,咱們得加把勁了,趕緊加快速度趕路才行吶!”
說罷,他微微皺起眉頭,似乎想要儘快擺脫這寒冷的氛圍。
朱元璋很清楚,剛才談論的那個話題實在太過沉重和敏感,繼續下去只會讓氣氛變得愈發尷尬和緊張。
所以,他果斷地選擇了岔開話題,希望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當前更為緊迫的事情,也就是趕路上面來。
然而,朱標的心情卻沒有因為父親的刻意迴避而有所好轉,只見他輕輕嘆了口氣,目光凝視著遠方,緩緩開口道。
“爹啊,或許從一開始您就做錯了呢?又或者,如果您能在二十年前就離去的話,那麼您這千古一帝的名號恐怕就不再是那些臣子們阿諛奉承所吹捧出來的了,而是真正實至名歸、當之無愧的!就如同當年的唐玄宗李隆基一般,如果他能早死二十年的話,恐怕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未必能與之相媲美,九泉之下李世民見到他都得請他上座。”
如果朱元璋開國幾年之後就沒了,沒幹這些荒唐事,憑他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功勞,妥妥的千古一帝。
亦如唐玄宗李隆基一樣。
若能早死,那該多好?
也不至於後人評說,馬皇后千古一後穩如泰山,老朱千古一帝卻爭議不斷。
如果同時出現千古一帝和千古一後,未嘗不是後世一段佳話,以及對有明一朝的加分項。
不過嘛,自古都是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