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在調兵遣將。
元庭大軍一有動向,就被大明這邊獲悉了。
李文忠排兵佈陣,按照先前定下的計劃實施,並通知馮勝,攔截去報信的北元兵馬和從遼東趕來的支援兵馬。
如果沒有更好,有的話務必要攔下來。
此刻,究竟該派遣何人秘密潛入王庭實施下藥的艱鉅任務,已然成為困擾眾人的一大難題。
死士已經找好了,誰來帶隊就成了難題。
總不能讓他們自由發揮吧,無人指揮可不行啊。
正當大家為此事爭論不休、苦思冥想之際,只見李景隆猛地站起身來,拍著胸脯,一臉自信的高聲喊道。
“此事非我莫屬啊!還有誰能比我更合適?”
他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之人皆是一愣,尤其是李文忠,他連忙擺手喝止道。
“李九江,你可別瞎搗亂,咱們正在嚴肅地商討大事呢!”
然而,李景隆卻絲毫沒有退縮之意,反而挺直了身子,鄭重其事地回應道。
“逆父,軍中無戲言,我可不是在胡鬧,這次我可是當真的!你們想想看,我的年齡尚小,就算不幸被敵方察覺,他們又怎會輕易懷疑到我這個毛頭小子身上?
說不準還當我只是個迷了路的孩童罷了,由我帶隊執行此次任務,成功的機率必然大增,就算其他人都被發現了,我也不會有什麼事。”
聽聞此言,眾人不禁面面相覷,沉默片刻後,也不得不承認李景隆所言不無道理。
的確,以他這般年幼的年紀,若能混跡於敵軍之中而不引起注意,那無疑將是整個計劃中的一大優勢所在。
畢竟,在殘酷的戰場上,誰會想到竟有孩子前來執行如此危險的任務?即便是大搖大擺地現身於敵軍陣前,恐怕對方也只會認為這不過是哪家貪玩的小孩不小心走失至此而已。
這時,一直未曾開口的藍玉突然面色凝重地看著李景隆,“九江啊,此事不可掉以輕心,這是深入虎穴,稍有差池,等待你的便只有萬劫不復,而且一旦行蹤敗露,你連逃跑的機會都微乎其微,你確定嗎?”
一旁的徐允恭也隨聲附和地點了點頭,語氣沉重地勸誡道,“沒錯,九江,此番行動風險極高,一旦被敵人發覺,你必將陷入絕境,絕無生還可能,所以,你還是再仔細斟酌一番吧。”
李景隆擺擺手,“不必,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弟對我那麼好,為我表弟盡忠的時候到了!如果我戰死沙場了,你們要記得提醒我表弟,就算我死了,柱國大將軍的封號,他也得追封給我,不然我死不瞑目。”
聽到這話,李文忠站了起來,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真不怕嗎?哪怕戰死沙場?你要是死在敵營,我們會盡力找回你的屍體的。”
“直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找不找得回不重要,回頭給我立個衣冠冢也行。”
李景隆看得挺開的。
徐允恭也起身道,“李九江,你要是死了,我一定在你的墓碑上刻上萬年老二四個字,以後我就是老大。”
李景隆推開徐允恭,“滾,就算我死了,我也是老大,你才是萬年老二!”
常茂說道,“老李,你這兒子,不孬啊。”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的兒子。”李文忠拍了拍胸脯道。
不過眼中那擔憂之色,還是藏不住。
畢竟李景隆可是他老李家嫡長子,未來的傳承啊。
“好了,這事兒就交給我吧,不必再議,我去了。”
說著,李景隆直接轉身就要離開。
“李九江。”李文忠趕忙叫住李景隆。
李景隆轉過身來,“咋啦,逆父?”
“活著回來。”李文忠回答道。
聽到這話,李景隆笑了笑,“放心,絕不給你繼承我小金庫的機會!”
“李九江,保重。”徐允恭拱手一禮。
李景隆擺擺手,拿起一旁的一罈酒,轉身離去。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當復還!”
說話間,李景隆就已經走出了中軍大帳,看到了守在外面準備跟著去執行任務的死士。
臉上強裝的笑意這才消失。
死亡?說得灑脫,幾人能真的放下呢?
我李九江也就才十四歲,也很怕疼的,也怕死。
只不過,捐軀赴國難,乃我等參軍之人的天職。
怕死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