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孫的事情你打算怎麼辦?他這個封號的事情怎麼做?”
“不撤,咱不撤他封號。”朱元璋說道。
馬皇后聞言就不樂意了,“僅僅不撤封號?他可是嫡長孫,不讓他為儲?”
“那讓標兒繼位之後封他當太子吧,一代人管一代人的事兒,這事兒咱不管。”朱元璋巧妙的化解了這件事情。
現在立朱雄英為皇太孫,朱元璋還得等朱雄英先認個錯呢。
認錯咱就立他。
不認錯的話,那就等朱標繼位再說吧。
馬皇后現在都談上儲君的事情了,朱元璋也不說干政了,唉。
好不容易安撫下來,可不能再鬧了。
“那這事兒先擱一邊,那呂氏的事情你打算如何聖裁。”馬皇后也沒逼朱元璋立朱雄英為太孫,朱雄英還小,晚點也無所謂。
但是呂氏的事情是當下必須要解決的事情,談起這件事情,朱元璋也有點難以抉擇。
“妹子,要不這樣好不好,你既然說她失德,就廢掉她太子妃的封號,這點咱不變,然後把他貶回妾室,至於呂家,就把下毒的人夷三族,呂家全部罷官,流放極邊三千里,你看怎麼樣?”
朱元璋還是想保江南。
呂家流放,如有真才實學的人,過個幾年就召回來就是了,沒有就待那吧。
人不死,人情就在,只要呂家沒滅,江南派系就不會有太大的動盪。
呂氏只要不死,江南派系就不至於重新塞女人進東宮培養勢力,朱標的後宮也不至於雞犬不寧。
如此處理,既保全了馬皇后的面子,又不至於損失前朝太大的利益,如此兩全法,你好我好大家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