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斷舊恩瓦崗大併火 絕夙情洛口獨登極(2 / 8)

小說:紫鸞記 作者:桫欏雙樹

賭氣方出此言,正欲勸她打消此念頭,楊玄瑛卻彷彿已看破李密心思,搶先說道:“小妹與王世充在江東交手過,對他也算熟悉,李公子不必擔憂。況且如今隋兵壓境,李公子若再耽擱,猶豫不走,怕是也走不了。”楊玄瑛話已至此,李密雖萬般不捨,卻也無可奈何。是夜三更,李密從簡辦了柴孝和的後事,此後瓦崗軍於偃月城中造飯用膳,一頓飽食,除楊玄瑛與羅士信領了不足萬人軍馬留於城中,其餘人等皆隨李密趁尚未天亮便匆匆出城,卷旗束甲,銜枚裹蹄,暗地裡繞往黑石關隋營而去。

李密方走不久,羅士信已著手於城中佈防,以應王世充大軍。可楊玄瑛亂緒如麻,心神難定,這便獨自登上城樓,極目遙望,卻正見一縷曙光射穿天際,又化成萬丈朱光四散開來。彤日初升,雲興霞蔚,丹彩焰然,絢爛成綺。不過正如雁門勾注山上虯髯客離去之時說的那句,“這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良辰美景,總有盡時,一曲唱罷,亦難免席終人散。此刻楊玄瑛再回想起當初獨自繞出虎牢關,於滎陽郡郊邂逅王伯當,金堤關重逢李密,這其中哀喜轉眼經年,眼看瓦崗軍勢力日益壯大,可自己與李密也是漸行漸疏,再加上柴孝和之死,總讓她難以釋懷,如此看來,也該是時候離開瓦崗寨了。想及此處,楊玄瑛黯然神傷,一聲輕嘆,若今日對陣王世充大軍得以倖存,往後何去何從,她卻是一片茫然。

楊玄瑛正自恍惚之時,乍見城南天野相接之處塵礫揚起,沙石飛迸,王世充及其軍馬已浩浩蕩蕩,迫近偃月城來。與此同時,偃月城頭金鼓驟然鳴響,瓦崗軍士紛紛登城,一眼看去,眾將士皆是抖擻精神,振奮鬥志,擺出一副與隋軍死戰到底的架勢。楊玄瑛見狀,自然也無心再操胸中的萬種閒愁,向身旁一名軍士討來一張鵲弓,持在手上,伸手一撥弓弦,嗡嗡細聲不絕。此時羅士信亦背弓提槍走至她身旁,挺槍一指遠處隋軍,冷哼一聲,聲色俱厲而道:“楊姑娘切莫擔心,有我在定保城池不失。今日避我者生,擋我者死,必教隋軍有來無回!”楊玄瑛瞧著羅士信這般模樣,猶似當年武州山與突厥大軍決戰前夕情形再現,這便暗自咬牙,使勁拉滿手中鵲弓,又猛然一鬆弓弦,但聞砰一聲乍響,餘音不絕。雖然楊玄瑛只是年幼之時從父兄習過一些粗淺射術,可她業已下定決心,這回定然不能似武州山之戰那般,再拖了人家後腿。

隆隆聲中,王世充數萬大軍奔騰間已迫臨城下,圍著偃月城布開陣勢。為首先鋒仍是郭士衡、董浚及七星官等人。而中軍“鄭公”旗號之下,王世充按劍帶甲,仗馬而立,趾高氣昂,威風八面。王婉兒緊隨王世充其後,卻略顯頹靡,毫無往日風發意氣,直至她遙見楊玄瑛站在城頭,先是一愣,隨即便於王世充說道:“爹爹可否稍後攻城,待女兒上前與故人一敘,或許能說她獻城來降,也可免了血光刀兵之災。”王世充卻是不屑一顧,冷言說道:“城樓上那女娃兒可是越公楊素之女,婉兒的結義金蘭?”王婉兒點頭稱是,又說道:“當初在江南與塞北,虧有她一番相助。女兒與她亦有交情,若是此番說不動她,爹爹攻城之時可否留她一條後路?”王世充反唇譏道:“楊素居功自傲,阿諛時主,其子又為亂階,荷國重恩不思圖報,卻趁機犯上作惡。這一門賊子,死有餘辜,婉兒又何必空自憐惜,徒增愁惱。”王婉兒輕嘆一聲說道:“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女兒自幼未開口求過爹爹,今日冒昧相求,只盼爹爹這一次開恩應允。”王世充哈哈大笑而道:“爹爹不也是為了婉兒,怕你勞心傷了身體。也罷,既然你尚未死心,就去與她敘敘吧。只是稍後攻城,刀劍無眼,爹爹縱是有心,怕也無力保她性命。”王婉兒知道她爹爹行事心狠手辣,當初在蘇州坑殺三萬降俘連眉頭都未曾一皺,如今再費唇舌勸他留楊玄瑛一條生路亦是枉然,便也不再提此事,轉而說道:“女兒去去就回,必不會耽誤了爹爹攻城。”說罷一拍馬臀,即往陣前過去。

楊玄瑛立於城頭之上,望見王婉兒獨自穿過隋軍戰陣,隻身上前,倒也未覺驚訝。眼見王婉兒已抵城下,便聽她說道:“洛水河畔一戰,妹妹既然僥倖生還,為何不自珍自愛,離開這是非之地,偏偏還要來趕這趟渾水。”楊玄瑛應聲說道:“姐姐不必多說了。昏主無道,不僅魚肉百姓,禍亂天下,還滅我滿門,罷我宗室,這國恨家仇,不共戴天,我此生與他誓不兩立!”楊玄瑛這番言辭,也是意料中事,王婉兒無可奈何,只得把心一橫,說道:“你我立場不同,妹妹既然心意已決,姐姐也不再多說了。妹妹自己保重,姐姐這就告辭了。”王婉兒說罷正欲撥馬回走,楊玄瑛卻又喊住她說道:“當初上陽宮中賜藥救人,又道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