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渡扁舟平湖逢水難 囚木牢孤山落炎災(4 / 5)

小說:紫鸞記 作者:桫欏雙樹

心眼,同時遣隨從麥孟才率人扮作潁川賊眾,前往荊州假意投靠朱桀,勸他發兵入湘,以威脅蕭銑勢力。也是朱桀擁兵三十餘萬佔據漢南,又尊了李密為盟主,如今他若要繼續擴張勢力,必然只得自漢水而出,或取道徽州,尋隋帝決戰,或取道湘州,去收降蕭銑,麥孟才正是以此為契機,說服了朱桀出兵。而朱桀兵出漢水,他意欲先取柴桑,故以沈柳川為先鋒大將,麾水軍去往三江口北岸要衝烏林港,以扼住漢水、湘水、長江三道水路咽喉,佔得進可攻,退可守的先機。

這沈柳川引水軍五萬餘人,大小船艦近千餘艘,一路沿江順流而下,果如麥孟才所述,按期抵達烏林,在江畔築起水寨大營。營寨安頓方畢,沈柳川即隨將士登上旗艦閱檢,放眼遠眺,長江北岸千餘戰船羅列,萬杆旌旄林立,大寨將士勇健,三軍士氣高昂,沈柳川瞧得不禁有些洋洋自得,便伸手指著江東所向,於左右朗聲說道:“諸位可知那江對岸何處?”話音方落,即有人應聲答道:“回將軍,對岸便是赤壁。”沈柳川又繼續說道:“赤壁,未知周郎安在否?”左右軍士皆是一愣,無人知道沈柳川為何突然懷古而發此問,便也無人敢應聲作答。沈柳川見狀,轉而指著水寨大營,繼續說道:“如今我楚王麾下將士之勢,較之魏武雄兵又如何?”此時,終於有阿諛之人會意,上來奉承而道:“魏武之師浪稱百萬,實乃蜂屯烏合,徒有虛名,又豈能與將軍麾下相比。”沈柳川聽得心滿意足,蔑笑而道:“說得好,孟德折戟沉沙三江口,阿瞞奉頭鼠竄華容道,魏武那未盡遺志,看來還得由我等來成。” 沈柳川至多隻是個反賊朱桀的馬前卒,居然膽敢藐看輕視魏武帝曹操,也算狂妄至極。不過他左右盡是一些萑蒲劣盜,跳樑小醜,只知道隨聲附和,當下紛紛起鬨說道:“將軍英明神武,必能旗開得勝,奪取江東。”這一番話直捧得沈柳川飄飄欲仙,不禁又放聲大笑起來。

正此時,忽有小校來報,前往柴桑口打探的麥孟才已回水寨,有要事求報,沈柳川聽罷,即喚人將麥孟才引上旗艦。麥孟才行色匆匆登上艦板,一見著沈柳川,即施禮說道:“據打探,柴桑口隋軍戍衛不足萬人,難成氣候,只是......”麥孟才吞吞吐吐,沈柳川聽得心急,催促說道:“不過如何?”麥孟才說道:“昨夜在赤壁山南面水上攔下一支小舟,虜獲一名朝廷前去聯絡湘州蕭銑的細作。”沈柳川眉頭一皺,說道:“那細作如今何在?”麥孟才將手一揮,一名五花大綁之人被推上前來,按倒在地。麥孟才指著那人說道:“這便是那朝廷的細作。”說著又轉頭對那人厲聲喝道:“汝等往君山去做甚,如實招來,若有半句虛言,定將汝沉入大江餵魚!”那人一陣哆嗦,結結巴巴說道:“小的奉聖上之命,往君山招安了蕭銑,正欲回江都覆命。”沈柳川滿腹狐疑說道:“蕭銑割據湘州,為何忽然間甘做那昏君的走狗?”那人答道:“這個小的也不知為何,聖上只是託小的帶去一封書信,那蕭銑看罷便應下了此事。”沈柳川問道:“那信上書何事?”那人倉惶答道:“小的就是吃了熊心豹膽,也不敢私自拆閱那書信啊。不過據說那信乃是娘娘千歲親筆所書。”沈柳川聽罷,即刻陷入沉思。

麥孟才見狀,喚人將那細作拖了下去,又上前接著與沈柳川說道:“當今皇后娘娘蕭氏乃是蕭銑姑母,有她親筆抹書,若再曉以厚利,只怕蕭銑不會不從。”沈柳川聽罷,不禁點頭而道:“想年前楚王與魏公多次去邀那蕭銑一同討隋,可他總是敷衍拖延,看來也是在打自己的如意算盤了。此人不除,後患無窮,還得提點楚王留意此人。”麥孟才說道:“將軍如今駐於烏林,若我軍進襲柴桑口,那蕭銑出湘水正可襲於我軍之後。以我之見,不若即刻麾軍入洞庭湖,先下手為強,攻破他駐於君山的水軍,以免後顧之憂。”沈柳川猶豫難決,不禁說道:“楚王與蕭銑素無冤仇,我未得楚王將令,私自入洞庭湖去尋蕭銑晦氣,恐怕頗有不妥,此事還得先請示楚王再做定奪。”麥孟才說道:“將軍此言差矣。如今蕭銑方暗中投靠朝廷不久,定然不會料到我等此時前往討之,將軍趁其不備而攻之,踏平他君山水寨,毋需吹灰之力,這等大功,將軍怎可拱手與人。再說洞庭湖口一破,長沙四郡門戶大開,楚王若得湘州,高興還來不及,又怎會怪罪將軍?”沈柳川畢竟草寇出身,不僅目光短淺,又是急功近利,麥孟才在一旁煽風點火,只聽得他怦然心動,這也不再思索其中利害,便志信滿滿說道:“麥兄弟言之有理。即刻傳我號令,點齊四萬精銳水師,今日酉時造飯,戌時出軍,趁夜下湘水,急襲洞庭湖。”

是夜月朗星稀,玉輪清輝無暇,幾縷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