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也未相見,但僅因你所得神通為[浩然正氣],老夫便信你。
若是有意便可去豎水鎮外,在歪脖子樹下有一狐墓,可尋得曦文,成與不成皆在你二人之意。”
再看完信,甘曦文有些懵,彷彿原本擁有的東西,忽然沒了。
另一邊,沈錯已經到達第二個露臺前。
相比於還要排隊的第一露臺,第二個露臺只有十幾人。
沈錯上前找到個好位置,提筆便寫:
“靜夜思[沈錯]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僅僅數息,玉璧再次洞開。
——
一處看臺上,有七位身穿紫袍,頭戴寶冠之人,手持笏板者。
他們正指著笏板,和旁邊之人不斷討論。
這時忽然有星官進來,對幾人作揖行禮道:
,!
“幾位大人,星君已經將此次文章第一定下了。”
“啊?”幾人聞言傻眼,不是應該他們先挑選前百,在交由星君嗎?
“據說是文星震動,有人寫出了聖言。”
“聖言嗎!?”
紫袍星官震驚,忙問道:“星震幾息?”
“很是微弱只有一息。”
聽到回答,幾人又嘆了口氣,才一息。
“可能是有心懷正氣者,偶然間寫出了聖言,不必在意。”
紫袍星官中,為首老者擺了擺手道。
心中不由悵然,要是震動多到息該多好?
聖人一出,文星大盛。
文道必然大興,修行此權柄者,獲得權柄、突破品級都將更加簡單。
另一邊,沈錯在一最後一塊玉璧前停了下來。
相比於文章、詩詞,頌賦文體實在繞不開華國古代經典、人物。
頌本就是歌頌人物的文體,而賦本就是多借物言志,甚至之間是完全描寫人物、景色,只看誰寫的語句優美。
或許泱泱華國,古代頌賦之中有能繞開特殊人物,地點的。
可沈錯作為一個理科生,他實在想不出了。
最後一道玉璧他打算放棄,畢竟他如今已經能得到[文化蘭草]的根和葉。
足夠他的文神權柄圓滿,甚至還有所超出了。
更何況,去星宮參加宴會也不保險。
萬一讓裡面的大神發現他身上的秘密,反倒是得不償失。
:()我有一個神道界